索引号:**** | 组配分类:建设项目(核与辐射除外)环评 |
发布机构:环评处 | 发文日期:**** |
名 称:****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 斯堪尼亚年产5万辆商用车迁建项目拟进行审查的公示 | 文件编号: |
内容摘要: | 时 效: |
斯堪尼亚年产5万辆商用车迁建项目拟进行审查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及传真:****;Email:****@jshb.gov.cn。
通讯地址:南京市****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项目概况 | 公众参与情况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南通、苏州 | 拟建工程路线全长42.95公里,路线起自南通市**** | 本次公众参与采取网络平台公开、报纸公开、张贴公告等形式开展。 1.****,建设单位在江苏省环保公众网站上发布第一次环评信息公告。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2.****,建设单位在江苏省环保公众网站上发布了第二次信息公告(公示期10个工作日)。 3.建设单位于****和11月23日两次在“扬子晚报”上对项目进行了报纸公开。 4.****至12月11日,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以项目所在地及周边敏感目标张贴公告的方式开展公众参与。 5.****,建设单位在江苏省环保公众网站公开了拟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和公众参与说明。 | 无 | (一)加强沿线生态保护。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对穿越各类生态敏感区**** (二)严格落实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方式和机械,在敏感目标附近施工应采取设置围挡等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在居民区**** 运营期全线采用降噪路面,并加强噪声监测,按照《报告书》所述,在沿线56处噪声敏感目标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总长度不少于19755米;对23处噪声敏感目标463户居民安装隔声窗,运营中期噪声值满足《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要求。施工期和运营期加强噪声敏感目标的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完善隔声降噪措施,避免噪声扰民。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划定建筑物与高速公路的控制距离,并配合规划部门做好公路沿线的土地利用规划。 (三)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施工期采取设置围挡、遮盖、洒水等抑尘措施;灰土拌合场、混凝土搅拌站等布置在距离集中居民点200米以外区域,沥青拌合站等布置在距离集中居民点300米以外区域;混凝土搅拌站采取全封闭式作业,安装除尘设备,沥青拌合站采用“等离子光氧一体机装置+活性炭吸附装处理”处理,混凝土拌和站、沥青拌合站、预制场和施工便道主要出入口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施。运营期服务区餐饮油烟配备油烟净化装置;加油站配备油气回收装置。 (四)做好水环境污染防治。合理规划工程施工时间,桥梁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枯水季节进行,不向施工水域排放钻孔灌注桩的出渣及施工废弃物,施工期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运营期海虞互通收费站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其他收费站、管理分中心、养护工区污水全部接管市政污水管网。各类废水禁止直接排入国省考断面所在水体、沿线生态红线及生态空间管控区域。 (五)落实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应纳入当地固废收集系统并妥善处理处置,不得向环境排放。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生化污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加油站油罐产生的油渣、废油手套、废抹布、油渣及含油污泥等委托有资质单位规范处置。 (六)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对穿越通启运河(南通市区)清水通道维护区的小海枢纽主线桥、滨江湾特大桥、跨越长江省级重要湿地、长江(南通市区)重要湿地、长江(张家港市)重要湿地的跨江大桥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隔油沉淀池和事故池,加强桥梁护栏防撞设计,设置警示标牌,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隧道严禁危化品车辆通行,制订专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环境风险应急物资,并与当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衔接。完善应急措施,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七)按规定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志,按《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实施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 (八)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相关单位和公众的沟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及时回应和解决公众关切的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 |
2 | 年产5万辆商用车迁建项目 | 斯堪尼亚制造(中国)有限公司 |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 | 斯堪尼亚新征用地817亩,建设5万辆商用车迁建项目,包括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生产线以及办公用房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5万辆卡车的能力,建成投产前拆除原南通皋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部分工艺设备等措施,确保该公司商用车项目不具备整车生产能力。 | 本次公众参与采取网络平台公开、报纸公开、张贴公告等形式开展。 1.****,建设单位在如 皋经济技术开发 区管委会官方网 站发布第一次环评信息公告。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2.****,建设单位在如皋经济技术开 发区管委会官方 网 站发布了第二次信息公告(公示期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3.建设单位于****和****两次在“扬子晚报”上对项目进行了报纸公开。公示期间未收到于项目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4.****至11月30日,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以项目所在地及周边敏感目标张贴公告的方式开展 5.****,建设单位在如皋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了拟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和公众参与说明。 | 无 | (一)全过程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项目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应达国际同行业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二)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废气治理措施,确保各类废气的处理效率及排气筒高度达到《报告书》提出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涂装工序产生的二甲苯、苯系物、挥发性有机物执行《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2862-2016)表1、表2、表3排放限值;工艺废气中颗粒物(烟粉尘、漆雾),RTO焚烧炉产生的颗粒物(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危废暂存库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涂玻璃胶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整车下线检测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1和表2排放限值;厂区**** (三)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分质处理”原则设计、建设项目给排水系统。涂装前处理脱脂类废水、磷化类废水经各自配套的预处理单元处理后,混合,进入涂装废水处理站生化和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65%回用于纯水制备补水;除涂装工艺外的切割废水、淋雨实验废水、地面清洁废水、初期雨水、厂区生活污水,经“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絮凝沉淀”处理后,与无法回用的涂车车间废水、出水制备浓水一并接管至如皋恒发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涂装废水处理站排口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四)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并合理布局,确保临雪袁线(南雅线)北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4a类标准,其他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要求。严格执行《报告书》确定的试车跑道运行时间,其他时间不得运行,切实降低对居民点声环境影响。 (五)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固体废物在厂内的堆放、贮存、转移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和相关管理要求,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危险废物转移应当遵循就近原则,及时清运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规范处置。 (六)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分区防渗要求,涂装车间储调漆间、涂装废水处理区、涂装前处理区,以及冲压车间冲压线、危废暂存库、化学品库、供油站、综合污水处理站、事故池、初期雨水收集池和污水管道等场所采取重点防渗措施,制定土壤、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针对部分地下水监测点位耗氧量超标的现状,你公司应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及时开展地下水有机物调查,防止易挥发易扩散污染物进一步影响地下水。 (七)强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定期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配备环境应急设备和物资,建设事故污染物收集系统和足够容量的事故废水收集池等设施,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外环境。 (八)按要求规范设置排污口和标志,并按污染源自动控制相关管理要求建设、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按《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实施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备查。 (九)你公司应对污水处理、粉尘治理、焚烧炉等措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治理设施,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