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
关于我们

实务解析施工行为损害相邻建筑时的责任主体分析

陕西 全部类型 2024年05月17日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乙方宝会员用户开放,会员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一、案例简介

甲方系某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乙方系该建设项目的基坑施工单位或总包单位,丙方是该建设项目相邻建筑物的所有权人。该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时间晚于丙方建筑物的竣工时间。

该建设项目基坑施工建设过程中,丙方建筑物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墙体拉裂、渗水等损坏现象。丙方认为其受损害系因该建设项目的施工行为,故就其建筑物损害赔偿问题向法院提出诉讼。

诉讼过程中,经司法鉴定确认,该建设项目的基坑施工对丙方建筑物的沉降有着显著的影响,丙方建筑物存在(略),应进行加固处理或做相应维修。

在此情形下,对于丙方的损失,是应该由甲方或乙方承担赔偿责任,还是甲方、乙方连带承担赔偿责任,司法实践中(略)。

二、裁判思路

司法实践中,基于丙方所选择的权利主张对象的不同,法院确定该类案件的案由存在侵(略)任纠纷为二级案由,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为物权纠纷下设的三级案由,相邻损害防免关系纠纷为物权纠纷下设的四级案由。

侵权责任纠纷是指因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而产生的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是指因为财产受到损害,权利人请求赔偿损失的纠纷。相邻损害防免关系纠纷,是指相邻不动产(略),要防止和避免损(略),如在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时,要注意避免危及相邻不动产安全。

从司法实践来看,法院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的裁判思路。

1.建设单位承担责任,施工单位不承担责任

(2015)苏民终(略)(以下简称农行某支行)与某市新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略))、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公司)相邻损害防免关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认为,案涉项目“系开发公司独立投资开发建设,建设公司仅是受开发公司的委托,负责土建、水电安装工程的承建施工,且其亦是按照开发公司的大楼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的,农行某支行并无证据证明建设公司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故意改变原有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过错行为,因此建设公(略),其并非本案的适格被告,农行某支行主张建设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依据不足,不予支持”。

2.因受害人选择向建设单位主张赔偿责任,故施工单位是否承担责任法院不予处理

(2020)鄂12民终1583号**某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略))、周某志相邻损害防免关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认为,“周某志、叶某英主张置业公司违背相邻关系原则,请求赔偿损失,本案的法律关系应认定为相邻损害防免关系纠纷。本案中,置业公司(略),未充分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根据法院委托有资质鉴定机构对该房屋受损原因进行了鉴定,鉴定报告认定基坑支护中桩施工及相应的施工抽水对原告房屋的地基土造成扰动影响,并引起基础(略)。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以认定。案涉房地产项目系置业公司独立投资开发建设,施工方**省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略))仅是受置业公司的委托,负责基坑支护和土石方工程的分包承建施工。作为建设方的置业公司与施工方建设公司系承包关系,而本案涉及的是相邻方的损害与被损害之间赔偿关系。承包施工方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涉(略),可由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另行解决。受害人有权在建设单位与其他侵权主体之间选择责任主体,请求责任人全部赔偿。因此,置业公司辩(略),应当由侵权者施工方建设公司的施工行为引起了房屋基础不均匀(略)”。

3.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2020)琼02民终1307号**甲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酒店)、**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与**(略)(以下简称丙酒店)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认为,“乙公司是(略),其施工行为造成丙酒店房屋损坏,对丙酒店的经济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丁公司作为甲酒店的建设方,对该项目(略),该两公司共(略),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至于丁公司(略),对丙酒店不产生法律效力”。

4.施工单位承担责任,无过错建设单位不承担责任

(2021)湘01民终11878号**某医药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医药研究所)、**某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产公司)等侵权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认为,“中建某公司的施工作业系挡土墙损坏的外部诱因,侵害了医药研究所的民事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地产公司系涉(略),但并非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本案中也无证据体现其在发包涉案工程过程中存在过错,且中建某公司的具体侵权行为也非受地产公司直接指示。故一审法院认为地产公司系施工项目的建设方,应当共同承担侵权责任,属于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予纠正”。

三、思路解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对于施工行为损害相邻建筑类型的案件(以下简称本类型案件),当案由为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时,法院均认为施工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关于建设单位,有法院认为无过错的建设单位不承担责任,也有法(略),故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当案由为相(略),法院倾向于认为应当由建设项目的权利人即建设单位承担责任,而将施工单位视为建设单位内部的法律关系,不考虑施工(略)。

1.案由与请求权基础

民事案件案由是民事案件名称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对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性质的概括,是人民法院进行民事案件管理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法院在立案阶段会根据原告诉讼请求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略)。在审理阶段,如发现原告起诉的法律关系与经审理认定的法律关系不一致,法院可以根据审理查明的当事人实际存在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将立案时(略)。如果存在请求权竞合的情形,则法院应当按照当事人自主选择行使的请求权所涉及的诉争的法律管辖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案由。

当案由确定为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或侵权责任纠纷时,均属于一般侵权类案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责任的成立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最终由实际侵权行为人承担责任。具体到本类型案件,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原《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应由实际进行工程施工的施工单位承担责任。

当案由(略),基于不动产的权利人在行使自己权利时承担着(略)因遭受其损害而产生了救济请求权。此处的不动产权利人应指“基于不动产而享有相邻权的本权(略)权人和占有人。具体到本类型案件,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二条(原《物权法》第八十八条)之规定,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对于同一类型案件,因选择的案由不同,也就意味(略),从而也就出现了本类型案件中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和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两种完全不同的判决结果。

2.内部合同关系和外部侵权关系

就建设单位、施(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基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关系而属于内部合同关系,两方共同与相邻建筑物所有权人构成外部的侵权关系。如前所述,在解决外部的侵权关系时,因案(略),存在分别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承担责任的情形。在处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内部关系时,则需要基于建(略)。

在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施工合同未就施工行为对第三人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方式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参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略),应由施工单位对其在实施施工行为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承担责任,建设单位原则上不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建设单位对于施工单位选任有过错,或者对于造成第三人损害的施工行为有特殊指示或要求的,则建设单位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到本类型案件,部分法院认定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承担责任,亦存在相应依据。

如果法院基于相邻损害防免关系纠纷案由的审理而认定建设单位承担对于相邻建筑物所有权人的赔偿责任,或者基于建设单位对于施工单位的监(略)设单(略),可基于其与施(略)主张违约责任,要求由施工单位实际承担该赔偿责任。

综上,虽然法院基于不同的案由,对于向相邻建筑物所有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存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分别承担或共同承担之别,但是由建设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属于阶段性处理争议,后续建设单位仍可以基于其与施工单位之(略)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则是基于由实际侵权主体承担责任的角度进行处理。三种判决结果,虽然有阶段性差别,但是殊途同归,最终的赔偿责任主体并不会有差别。但是从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的角度,将本类型案件的案由确定为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或侵权责任纠纷,更为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作者:(略)

来源:(略)

模拟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