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答疑丨第二期: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方面
问:朋友开了家公司,偶尔会给我送些小礼品,他公司业务和我工作有一定关联,但送的都是日常小物件,这违规吗
附件尽管是朋友关系且送的是日常小物件,但如果对方公司业务与你工作相关,这些礼品就有可能影响你公正执行公务。比如,你在市场监管部门工作,朋友公司是你监管范围内的企业,即便送的只是普通办公用品,也可能让人觉得你在监管时会有所偏袒。党员干部应避免因这类礼品影响工作公正性,若执意收受,可能会破坏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所以,建议你向朋友说明情况,委婉拒绝这类礼品。
\ | /
★
问:有管理和服务对象送我一张购物卡,面值不大,我当时拒绝了,但是对方执意相送,我还是觉得不太合适,我该怎么办
附件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相关法规,不准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券)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虽然购物卡面值不大,但若不退回,依然属于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退还购物卡,并向送礼人说明收受此类财物不符合相关纪律和法律要求。若送礼人拒绝收回,按照规定,应登记、上交。自收受礼品之日起(在外地接受礼品的,自回单位之日起)一个月内由本人如实填写礼品登记表,需要上交的连同礼品一并上交所在单位负责礼品登记和处理的部门,并向领导报告。
\ | /
★
问:亲戚在我生日时送了一块名贵手表,我知道价格不菲,但觉得是亲戚的心意就收下了,后来听说他的生意和我单位有业务关联,这会有问题吗
附件这种情况可能存在问题。虽然是亲戚赠送,但如果其生意与你单位有业务关联,这块名贵手表可能影响你在涉及相关业务时的公正判断。党员干部在处理与亲属的经济往来时,也要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比如,你负责单位采购项目,亲戚恰好参与投标,这块手表可能会让人质疑你在采购决策中的公正性。此时,你应重新审视这份礼物,与亲戚沟通,说明情况后退回手表,避免陷入利益冲突的风险。
\ | /
★
问:有人送我一幅字画,我不太懂其价值,后来发现挺值钱的,该怎么办
附件当发现字画价值较高时,你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尝试联系送礼人,将字画退回,并说明收受贵重物品不符合廉洁纪律要求。如果无法联系到送礼人,或者送礼人拒绝收回,你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或纪检监察机关报告,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千万不能心存侥幸继续留存,一旦被发现违规收受贵重物品,将面临严肃处理。
\ | /
★
问:如何辨别自己收受的礼品是否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
附件对收受的礼品礼金是否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范围,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衡量。具体而言,一要看交往关系是否正常,你与送礼者是否有亲友、同学、同事等关系,亲疏远近和日常交往情况;二看礼品礼金等财物的数额是否正常,综合考量所在地经济发展、生活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以及一般的、正常的、礼节性的有来有往等因素进行判断;三看往来方式是否正常,正常人情往来多是双方互相往来,都有向对方馈赠礼物或其他财物的情形,如果是经常性单方面收受的行为,就不能视为正常的人情往来。
\ | /
★
问:管理和服务对象送的家乡土特产能不能收
附件家乡土特产也是礼品,虽然有些看起来价值不大,但是无论数额大小,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家乡土特产,均影响职务廉洁性。日常生活中,面对存在亲友、老乡关系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可能有“抹不开情面”“不愿得罪人”的心理,进而收受价值不高的土特产,貌似无关紧要。实际上,只要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送的礼品礼金,都存在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可能性。党员干部要严守公私界限,不该收的坚决不能收。
\ | /
★
问:党员干部能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吗
附件电子红包和现金红包一样,均属于礼金范畴。党员干部在微信群里抢红包的行为,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在与管理和服务对象同在的微信群中,点抢管理和服务对象发放的电子红包,实质上是违规收受礼金,即便该电子红包接受对象“非定向”、红包金额随机,表面上只是为了活跃气氛,双方也没有具体的请托事项,也不应抢。这其中可能隐含着管理和服务对象送礼金、拉近关系的真实意图,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破坏亲清政商关系,违反纪律要求。若在单位同事工作群中,单纯出于祝福祝愿、偶尔收发小额红包,且不影响正常工作,属于正常社会交往行为。如果动机不纯、时机不当,在工作时间频繁你来我往甚至搞强制接龙,或者在干部调整、考核评优等期间发红包拉人缘,即便金额不大、收支基本平衡,也可能构成违纪。若在家属亲友群中,适度收发红包,属于正常人际交往。党员干部要注重勤俭节约,带头移风易俗,做到交往有界、收发有度,注意防范身边人打着联络感情的幌子“围猎”,避免落入“包围圈”。
\ | /
★
问:退休后可以收受原管理和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吗
附件党员干部无论退休与否,都应该严格遵守党规党纪,不能触碰纪法红线。个别党员干部特别是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领导干部,退休后仍具有一定职务影响力,在退休后放松了纪律约束,认为不再担任公职,就可以不用遵守党纪国法,随心所欲收受原管理和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还有的借助影响力“发挥余热”,以“攒饭局”“凑牌局”等方式,大搞所谓的“居中协调”,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的礼品礼金。这既是一种违纪行为,同时也极易构成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等职务犯罪。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即便退休,仍要继续加强党性修养,带头严于律己,保持清廉本色,做到退休不褪色、守纪无终点。
来源:廉洁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