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
关于我们

江油市2025年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公告

四川绵阳 全部类型 2025年07月15日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乙方宝会员用户开放,会员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点击登录查看将于2025年-2026年实施江油市2025年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现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反馈到点击登录查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人:赵明刚,联系电话:****,反馈时间:****-2025年月21日。

附:江油市2025年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

江油市2025年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

集群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是全省建设11个粮油产业集群项目之一,该项目重点布局在全省粮食生产重点县,由德阳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涉及德阳市绵竹市、广汉市、旌阳区、什邡市、中江县和绵阳市江油市、梓潼县、三台县8个县市区,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总额15600万元(为2023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周期3年。江油市2025年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是该项目的子项目,今年是实施的第三年,****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发展改革会等5部门印发《四川财政厅等五部门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川财农〔2024〕94号)文件下达我市2025年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资金745万元,按照《四川省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市结合小麦生产和产业发展现状,由江油市财政局和农业农村局共同编制了《江油市2025年江油市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实施方案(送审稿)》(下称《实施方案》)。

一、 江油市小麦产业发展现状

(一)小麦产业发展基础

1.区位优势。江油市****

2.基地规模。小麦常年种植面在11万亩以上,占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8%,小麦总产量3.79万吨,相关产值2.03亿元。现已建成绿色生态酿酒专用粮基地15000亩。

3.装备基础。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74.57万千瓦,机电提灌站1478处,大中型农机具1310台,其中乘坐式高速插秧机45台,植保飞机110台,粮食烘干机88台,粮油作物社会化服务面积近81万亩次。

4.企业助推。市外有五粮液集团、舍得酒业,市内有四川兰兰食品有限公司、李白故里酒业等小麦深加工企业,实现以小麦为原料的产品年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对本区域小麦年需求量在5000吨以上,

(二)经营主体情况。市区内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67个,示范社13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26个,市级示范社9个,县级示范社92个;全市共有家庭农场2192个,其中示范农场400个,省级示范场 34个。2024年新增家庭农场230个。

(三)产业发展的短板

1.基地标椎化建设不高。基地以小农经营为主,全市小麦50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比例17.0%,缺少稳定的技术支持。另外,在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覆盖率不高,气象监测、病虫害监测等农作物灾害监测预报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企业订单不稳定,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影响基地经济效益。

2.深加工比重有待提升。多数小麦流入小作坊或粮站,家庭式、作坊式加工仍占较高比例,加工方式以初、粗加工为主,大多只能生产小麦面条,缺乏精深加工产品。

3.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不多,集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于一体的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完善。同时农村转移输出劳动力规模大,高素质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影响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

二、项目实施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江油市****

(二)加强弱筋小麦的市场竞争力。项目实施有助于加强

弱筋小麦品种的研发和改良,提高其品质和口感,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建立和推广品牌,提高消费者对弱筋小麦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增加市场份额;通过多种渠道拓展销售网络,如电商平台、超市、农贸市场等,提高产品的销售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聚集相关企业、机构,共同生产、开发和推广弱筋小麦及终端产品,提高品牌影响力。

(三)有利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小麦产业相关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可促进小麦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小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小麦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慧化方向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可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可进一步促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意识,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项目建设思路、布局和目标

(一)建设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以产业集群建设为载体,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区****

(二)建设布局。坚持以宜于连线、串联成带、辐射引领为导向,统筹集群项目区位、资源、产业、品牌、科技、流通等因素,推动弱筋小麦产业由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转变,以江油市****

(三)发展目标。

1.扩面增收。江油市的种业结构优化调整后,小麦产业获得更高地位,进而辐射带动弱筋小麦产业发展。2025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11.7万亩,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8.0万亩,预计全市小麦单产达到340公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889元,比上一年增加1955元。

2.稳定科技支持。鼓励科研单位开展弱筋小麦新品种培育、新技术开发及试验示范推广,主要在抗病品种筛选、评价及新品种展示方面开展工作,为江油大面积小麦绿色高效安全生产服务,同时培育弱筋小麦品牌,指导弱筋小麦标准化基地建设。

3.进一步提升基地标准化。聚焦单产提升,立足抗灾减灾,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科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加快建设和引进农作物灾害监测技术及装备,提高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抵御风险能力,提升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扩大弱筋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江油市2025年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

江油市****

(三)项目建设内容

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共包括 6大工程项目,分别是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初加工生产设施建设工程、农机装备能力提升工程、新品种试验示范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气象(病虫害)监测工程,各工程实施内容如下:

1.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2025年共建设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2.0万亩,项目区小麦单产预计达到350公斤/亩以上;参照《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技术规程(DB51/T2889—2022)》实施小麦标准化生产,小麦品质达到弱筋标准;辐射种植弱筋小麦面积8.0万亩,比2024年增长5.2%。

表一

2025年江油市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内容表

项目

建设内容

建设任务

建设地点

一、优质弱筋小麦品种推广

政府采购优质弱筋小麦品种进行物化补助,项目区全覆盖

面积2.0万亩

大堰、武都、永胜、重华、小溪坝

二、小麦专用肥推广

政府采购小麦专用肥进行物化补助,项目区全覆盖

面积2.0万亩

大堰、武都、永胜、重华、小溪坝

三、病虫统防统治技术推广

政府采购小麦杀菌、杀虫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物化补助,项目区全覆盖

面积2.0万亩

大堰、武都、永胜、重华、小溪坝

四、关键技术推广

建设 5 个百亩攻关点、1 个千亩展示片,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示范

百亩攻关点5个,100亩/个,千亩展示片1个,1000亩。

大堰、武都、永胜、重华、小溪坝

由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对项目区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

对项目区种植农户技术培训1200人次以上。

大堰、武都、永胜、重华、小溪坝

标示标牌制作安装

安装示范标牌1个,试验示范及展示标示牌。

大堰、武都、永胜、重华、小溪坝

五、发展订单生产

支持我市小麦加工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小麦购销经纪人定向合作

补助订单生产1000吨以上

全市

2.初加工生产设施建设工程

建设烘干生产线 ,用于购买烘干机、建设烘干附属设施等补助。

3.农机装备能力提升工程

购置小麦生产所需机械,如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免耕带旋播种机、小麦精量播种机、机械设备等。

4.新品种试验示范工程

与农业科研院校开展合作,专家入驻“科技小院”,进行科技协作协同推广、小麦“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片指导、观摩测产验收、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引进转化等,开展弱筋小麦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

5.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

为提升项目区域内社会化服务水平,依托点击登录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完善弱筋小麦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小麦种植新型经营主体一家,用于购买农用机具,农业设施设备,农产品加工等补助。

6.气象(病虫害)监测工程

为提升项目区域农作物灾害预警能力,建立病虫害观察站1处,用于辅助开展弱筋小麦田间指导、农机田间作业服务,提升抵御农作物灾害的能力。

表二

2024年江油市成都平原弱筋小麦种植产业集群建设内容细化表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主体

建设地点

建成具体内容

1

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点击登录查看、小麦种植户等

重华镇、永胜镇、武都镇、大堰镇、小溪坝镇

1、建设弱筋小麦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2.0万亩,目标产量350公斤/亩;千亩展示片1个,目标产量400公斤/亩;百亩攻关点5个,目标产量450公斤/亩。2、推广优质弱筋小麦良种2.0万亩,小麦配方肥2.0万亩,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面积2.0万亩;3、推广小麦全程机械化、秸秆还田、药剂拌种、一喷多防、无人机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弱筋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关键生产技术。4、大力发展订单生产。

2

初加工生产设施

点击登录查看、小麦种植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等

全市

建设烘干生产线 ,用于购买烘干机、烘干附属设施等补助

3

农机装备能力提升

点击登录查看、小麦种植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等

全市

购买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小麦精量播种机等小麦生产全程化机械补助

4

新品种试验示范工程

农业农村局、科研院校、项目区****

重华镇、永胜镇、武都镇、大堰镇、小溪坝镇等

开展科技创新,展示小麦新品种 10个。

5

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

农业农村局、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等

全市

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2万亩次,培育小麦种植新型经营主体一家

6

气象(病虫害)监测工程

农业农村局

全市

建设病虫害监测站 1 个

(四)资金投入概算

1.资金概算。江油市****

(1)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总投资1981万元,省级财政投入481万元,自筹15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占24%

①小麦良种种子补助。投资160万,计划采购优质小麦种,用于对项目区优质良种推广进行物化补助,补助面积2.0万亩,补助标准80元/亩。

②小麦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投资171万元,其中计划采购小麦专用肥,用于对项目乡镇核心区****

③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投资60万元,其中计划采购杀菌剂、杀虫剂及叶面肥等,补助面积2.0万亩,补助标准30元/亩,需资金6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

④关键技术推广。投资5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

A、建5个百亩攻关点、1个千亩展示片,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共计补助35万元。其中:百亩攻关点亩投入 1200 元,补助 300元/亩,5个百亩攻关点共计补助15万元;千亩展示片亩投入 1000 元,补助200元/亩,共计补助20万元。

B、技术指导服务补助,投资8万元。一是技术培训,投资7.2万元,用于对项目区种植农户技术培训,按60元/人次标准补助,计划培训1200人次。二是编制技术资料,投资0.8万元,用于技术资料印制。

C、标识标牌制作安装,投资2万元。

D、购买小麦表型检测系统一个,计划投资5万元。

⑤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投资4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支持我市小麦加工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小麦购销经纪人定向合作,补助订单生产1000吨以上。

⑥机械作业及劳务费。投资800万元,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小麦生产过程中机耕机播收获作业支出,施肥、打药、除草等环节劳务支出。

⑦土地租金。投资700万元,自筹资金。用于小麦种植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费用支出。

(2)初加工生产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28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70万元,自筹资金21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占比25%,建设烘干生产线,用于购买烘干设备、建设烘干附属设施等补助。

(3)农机装备能力提升工程

总投资10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30万元,自筹资金7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占比28%。用于购置弱筋小麦生产所需机械,如购买联合收割机、拖拉机、 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机等耕、种、防等机械设备补助。

(4)新品种试验示范工程。总投资34万元,级财政资金。

①开展小麦新品种展示,投资9万元。在大堰、武都、小溪坝镇展示小麦新品种10个,每个品种10亩,展示面积300亩。

②开展科技创新,投资25万元。与农业科研院校开展合作,专家入驻我市****

(5)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总投资34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 90万元,自筹资金250 万元。

①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2万亩次,用于小麦耕、种等作业补助,省级资金补助60万元,自筹资金18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占比25%

②培育种植小麦新型经营主体一家,省级资金补助30万元。用于农用机具、农业设施设备及农产品加工等补助,自筹资金7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占比23%

(6)气象(病虫害)监测工程。总投资4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在小溪坝镇建设病虫害监测站1个。

2.使用方式。综合运用先建后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结合小麦产业发展各类项目,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可根据小麦生育期跨年度的特性,项目建设各环节可采取跨年实施和资金拨付,同时在完成绩效目标前提下,可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类资金进行适当调剂使用。

3.预算资金详表。江油市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2025年资金概算汇总表(附件1)

(五)建设期限。建设期限:2025年4月-2026年12月

(六)项目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预计到2025年,江油市小麦种植面积11.70万亩,其中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总产3.93万吨,本项目完成后,预计全市小麦产量比2023年全市小麦产量增加240万公斤,年产值可增加6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生态效益。通过弱筋小麦种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可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户的科学种粮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特别是免耕带旋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防止了水土流失,有效降低了面源污染,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

3.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不仅使项目区****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和项目实施相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江油市****

(二)强化政策支持。统筹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种业振兴行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有关政策,用活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结合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乡村产业振兴、农机装备、“百县****

(三)强化宣传培训。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以及发放技术手册和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强技术在稳面提单产、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宣传。在关键环节、重要农时以现场观摩、技术交流、专家讲座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对种植技术的认识,提高农民主动应用技术的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化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川财农〔2021〕36 号)等文件要求,资金管理使用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资金管理。一是严格资金管理,按照项目资金用途使用,专款专用,禁止挤占、挪用、截留,针对一般农户的资金补贴要通过一卡通形式发放,针对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要通过对公帐户发放。二是规范项目操作程序,相关物资采购严格按照政府招投标管理办法进行采购。三是加强档案管理,相关物资发放要登记造册,并经受益主体签字确认。四是实行公开公示公正,项目乡镇要认真核实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对补贴内容、规模、资金要张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五)强化绩效评价。项目实施后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考评验收,对照项目计划和服务合同,以查阅资料、查看现场等形式对项目进行实地验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助农增收成效明显的,在项目资金安排、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对项目实施较差的,来年将不予安排相关项目。同时,项目实施情况将作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附件1:江油市2025年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资金概算汇总表

点击登录查看

****

江油市2025年成都平原弱筋小麦产业集群项目资金概算汇总表

建设任务

建设内容

总投资(万元)

财政奖补资金(万元)

自筹资金(万元)

财政资金占比

备注

项目总投资

2780

745

2035

26.8

一、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建设

(一)采购优质小麦种子

160

160

0

100

(二)小麦肥料推广

171

171

0

100

(三)病虫统防统治技术推广

60

60

0

100

(四)关键技术推广

50

50

0

100

(五)订单生产

40

40

0

100

(六)机械作业及劳务费

800

0

800

0

(七)土地租金

700

0

700

0

小计

1981

481

1500

24

二、初加工生产设施建设工程

建设粮食烘干设施

280

70

210

25

小计

280

70

210

25

三、农机装备提升能力工程

购置小麦生产机械

105

30

75

28

小计

105

30

75

28

四、新品种试验示范工程

展示小麦新品种10个开展科技创新

34

34

0

100

小计

34

34

0

100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2万亩次,培育小麦种植新型经营主体一家

340

90

250

26.5

小计

340

90

250

26.5

六、气象(病虫害)监测工程

建设病虫害监测站1个

40

40

0

100

小计

40

40

0

100

合计

2780

745

2035

26.8

相关文件:
关注乙方宝服务号,实时查看招标信息>>
模拟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