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按照《贵定县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确保我校学生校服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采购过程,保障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2025年10月底前完成新一轮校服采购工作,为学生采购一批质优价宜、安全舒适的校服。
二、工作原则
(一)学生自愿原则。严禁强制购买或捆绑销售,允许家长按学校款式自行制作或购买。
(二)阳光透明原则。采购需求、企业资质、评选结果、质检报告全程公示,选用组织中家长和学生代表合计占比≥80%,关键环节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三)质价双控原则。执行县级最高限价标准(夏装≤85元/套、春秋装≤95元/套、冬装≤195元/套),优先选用A类安全面料。
(四)安全底线原则。严守国家标准,禁用全州校服“黑名单”企业,发现质量问题24小时内上报监管部门。
(五)规范稳定原则。每三年仅在起始年级采购,保持款式延续性。
三、采购概况
四、重点任务
01
前期准备阶段(8月)
1.需求论证与决策。学校在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需求(采购年级、款式、套数、件数、价格区间、服务年限等),制定校服选用工作方案,提交学校“三重一大”会议审议。
2.家长意见征询。向全体新生家长发放《校服采购征求家长意见书》,征得三分之二及以上家长同意后方可实施。工作方案向社会公布并向同级教育局报备,结果公示5日。
3.组建校服选用组织。成立校服选用工作组,成员包括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社会代表等,其中学生和家长代表占比不低于80%,负责选用、采购、监督等工作。
02
采购实施阶段(9月)
1.委托前准备
通过公开遴选或比选等方式,择优确定招标代理公司,并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服务内容、代理费用等关键条款。
2.招标准备阶段
(1)学校向招标代理公司移交采购需求文档,配合招标代理公司编制招标文件,明确招标项目要求、投标人资格条件、评标标准和方法、合同主要条款等内容。
(2)招标代理公司将编制完成的招标文件提交学校委托方工作小组审定,经审核通过后,报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3.招标实施阶段
(1)招标代理公司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公示栏及其他法定媒介发布招标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10日,吸引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投标。
(2)招标代理公司组织投标人报名,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组织公开开标,由监督小组现场监督,确保开标过程公正透明。
4.评标与定标阶段
(1)招标代理公司协助学校组建评标小组,评标小组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中标候选人。
(2)评标结果经学校委托方工作小组审议后,由招标代理公司发布中标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5.合同签订阶段
公示无异议后,招标代理公司协助学校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校服采购合同(禁止委托家委会代签,合同一年一签),明确校服款式、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售后服务、违约责任等具体条款。
03
履约验收阶段(10月)
1.质量进度
(1)质量监督:跟进校服生产过程,可委托第三方机构或自行对布料、缝制工艺等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进度跟踪:督促供应商按合同约定时间交货,避免影响学生使用;若出现延期或质量问题,及时沟通整改或按合同追责。
2.校服检查验收
(1)建立验收程序和质量台账;
(2)查验本批次质量检验报告原件及质量标识;
(3)每个批次、每样式各抽取2套(件)留样封存备检,封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
(4)验收合格后方可发放。
(5)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费用由企业承担。
(6)发现质量问题须立即报告教育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
04
资料存档备案(11月)
采购各环节资料(会议纪要、检测报告、投诉处理、视频等)存档备查,采购合同及时报教育局备案。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成立校服选用采购工作组,下设执行小组和监督小组(人员分离),全程监督。
(二)风险防控。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其直系亲属投资或任职的企业不得参与投标,家委会成员关联企业需主动回避,校外评审专家三年内不得与参评企业存在劳务、顾问等合作关系;验收付款需选用组织工作专班监督组、财务室、家委会代表三方会签。
(三)培训宣传。组织校服标准、采购流程培训,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宣讲自愿原则与质量识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