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服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校服是培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团队意识、传播平等精神的有益方式,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探索。校服质量关系学生身体健康,规范学生校服管理,严格选购程序、标准,科学设计、使用校服,保证校服产品质量和安全,不断满足学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向往,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校服采购背景与依据
为规范我校校服管理,保障学生着装安全,依据《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市****
三、校服采购基本信息
1. 采购对象:
2025年秋季入学高一、初一新生(共2562人,其中高中2341人,初中221人)。
2. 校服类型与标准:
类型:夏季校服两套(上下装)、春秋季校服两套(上下装),冬季校服一套(两面一里)
3. 采购周期:
一次性采购,服务期三年。
4. 价格区间:
春秋装≤190元/套,夏装≤150元/套,冬装≤480元/套(参考市场调研均价)。
四、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一)校服选用组织
组成要求:
学校代表:政教处主任、政教处副主任、后勤装备中心主任、年级团队3人(高中2人、初中1人)(共6人);
教师代表:高一教师10人、初一教师2人;
家长代表:高一新生家长44人、初一家长10人;
学生代表:高一学生20人、初一学生4人。
职责:负责校服采购形式决策、供应商筛选、合同签订及质量监督,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二)监督小组
成员:校纪委委员1人、家长委员会代表2人,全程监督采购流程合规性。
五、校服采购流程实施步骤
(一)决策与意向征集阶段
1. 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召开校领导班子会议,确定:
选用需求:采购年级、款式、套数、件数、价格区间、供应企业服务年限等。
服务年限:三年;
制定《颍上二中校服选用办法》,报颍上县教育局备案,并在校园公示栏、官网向家长、社会公开。
2. 家长意向征集
向全体高一新生家长发放《校服采购意向征求函》,需≥2/3家长签字同意方可进入采购环节;
同步公示领导班子会议纪要,结果报教育局备案并公开。
3.组建选用组织
学校成立由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选用、采购、监督等工作,其中学生和家长代表占比不得低于80%。
(二)选用组织确定采购形式
1. 召开选用组织专题会议
选用组织将基于以下原则协商确定采购形式:
可选方式包括:
委托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公开招标;
选用组织自主调研筛选供应商;
组织同意购买的家长投票选定供应商;
会议将记录决策过程,形成纪要并公示,确保采购形式符合“自愿、公平、透明”原则。
2. 采购形式确定后的实施流程(以最终决策为准)
若选择委托招标:
由学校和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签订委托合同。
若选择自主确定:
发布采购信息,筛选3家供应商现场评比,投票确定中标方。
若选择家长投票:
筛选3家供应商后,组织家长投票(投票率≥90%,供应商得票超半数)。
注: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严禁设置“本地企业”“本地设厂”等歧视性条件。
(三)供应商筛选与合同签订
1.发布采购信息与资格审查;
按选定的采购形式发布公告,对报名企业进行资质审核、质量能力调研,筛选前3家供应商。
2.签订采购合同
依据《示范文本》约定质量标准、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条款,报教育局备案并向家长公开。
(四)费用管理与质量验收
1.费用收取
学校代收校服费用,3个工作日内转交供应商,公开收支明细;对困难学生按政策减免费用。
2.双送检制度
供应商提供本批次成衣检验报告,学校抽样送法定机构复检,费用由供应商承担,不得向家长收取。
六、时间进度框架
阶段说明;
决策与报备:领导班子会议,方案备案;
家长意向征集:需≥2/3家长同意;
选用组织确定采购形式:召开专题会议,民主决策;
供应商筛选与公示采购形式:确定后5个工作日,发布信息、资格审查、公示结果;
合同签订与送检:签订合同,完成样品送检;
校服发放:验收合格后发放。
七、保障措施
1.流程透明化:采购形式决策过程全程记录,接受家长与社会监督;
2.资料存档:各环节资料(含会议纪要、检验报告、合同)存档,报送教育局采购活动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