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君
近日,点击登录查看发布了2025年第十批国家和联盟集采相关药品企业申报结果的公示。
附件数据显示,本批次共形式审核105个药品,仅1个药品拟纳入中选(备供)药品子目录,而“不予挂网”的药品高达48个,占比接近半数。
根据公示内容,这105个药品的命运分布如下,中选(备供)药品子目录:1个
价格适宜非中选药品子目录:14个 高价非中选药品子目录:26个 暂停交易:14个 不予挂网:48个 不符合(已挂网):2个。布情况清晰地显示了当前集采的严峻态势——仅有不到1%的药品成功进入中选目录,而近半数药品被直接拒之门外。被不予挂网的48个药品中,不乏多家知名药企的产品,包括哈尔滨三联药业、华中药业、华海药业等企业的品种。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不符合(已挂网)”的药品均为此前已挂网产品,此次集采申报未获通过。
在105个药品中,唯一跻身“中选药品子目录”的是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的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该药品规格为2ml:0.5g,最小包装价格为1.69元,属于新化药3类,被纳入医保目录。凸显了集采的价格导向——在质量达标的前提下,价格成为决定性因素。1.69元的超低价格,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市场准入资格。
不予挂网的48个药品构成了本次集采结果的最大群体。分析这些药品的特点,可以发现几个共性:从质量层次看,包括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8个、新化药3类6个、新化药4类15个、新化药5.2类5个,甚至还有过评仿制药(含视同)产品。从价格分布看,这些被拒药品的申报价格从最低的0.98元到最高的2379.98元不等,显示价格并非唯一决定因素。深圳万乐药业的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规格100mg)报价1080元,浙江赛默制药的瑞戈非尼片(规格40mg)报价高达2379.98元,均遭遇“不予挂网”的命运。
被纳入“高价非中选药品子目录”的26个药品,虽然获得了挂网资格,但其市场前景同样不容乐观。这些药品将被标记为 “红标”或“黄标” ,在临床使用上会受到诸多限制。如山东新华制药的瑞舒伐他汀钙片、仁和堂药业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被标记为“红标”,意味着其使用将受到严格管控。本次集采结果反映了政策导向从“唯低价是取”向“质量价格并重”的微妙转变,但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依然是生存的关键。
药企的应对策略必须从根本上调整,单纯依靠仿制药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医药市场,将属于那些真正具备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的企业。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