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登录查看院徽设计大赛于10月19日圆满结束。自大赛启动以来,全院师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纷纷以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设计技艺,为学院打造专属的视觉标识。经过严格评审,三名优胜者凭借出色设计脱颖而出。作品融合专业特色与文化内涵,展现师生创新精神。
No. 1
电气 231 许汉霖
附件“尊敬的评委,您好。本次设计徽标的绘图软件我采用了AutoCAD进行绘制,我在上半圆和下半圆分别采用了中英双语写明“智能制造学院”的名称,传递了学院的属性和国际视野。院徽主体使用腾飞的鸟儿进行设计,具有动感而且寓意学院在智能制造领域蓬勃发展、腾飞向上;配色采用科技蓝,呼应学院的科技属性;鸟翼边缘融入齿轮,象征智能制造的工科属性与精密制造;鸟翼末端融入数据流方块,与羽翼上的齿轮相对应,代表智能制造的未来与数字化发展紧密联系;鸟儿身体融入海浪元素,呼应莆田滨海地域特色。”
No. 2
电气 252 陈昱畅
附件1. 齿轮:作为智能制造的标志性符号,寓意机械工程、自动化等学科的技术根基,象征学院在工业制造领域的专业积淀与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齿轮的咬合结构也隐喻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
2. 翻开的书籍:代表知识的传承与探索,紧扣“教育育人”的本质,寓意学院以学术为基、以育人为本,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书籍与齿轮的融合,直观体现“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培养理念。
3. 电路板纹理:作为背景元素,呼应“智能”的科技属性,象征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院徽采用圆形构图,象征团结、完整与无限可能。色彩以蓝白为主色调,蓝色传递理性、严谨的工科特质;白色象征纯净的学术初心与知识的无限包容,二者搭配既凸显专业属性,又体现学院的开放与活力。通过齿轮、书籍、电路板的有机结合,诠释了点击登录查看“以工科为基、以智能为翼、以育人为核”的发展理念,既展现了学院在机械制造、智能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又传递出“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精神,寓意学院将持续为智能制造产业培养具有扎实学识、创新能力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
No. 3
机械 242 徐海涛
附件该院徽以圆形构图传递完整与融合理念,风格兼具科技感与专业属性,通过多元元素有机结合,精准诠释学院学科特色与发展愿景。
● 外圈文字
上方为中文“智能制造学院”,下方为英文"Colleg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清晰传递学院名称,实现中西文化的专业表达。
● 核心元素
齿轮:代表机械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象征工业制造核心动力与精密协作,是智能制造的“硬件基石”。
电路纹理:呼应电气工程、测控技术专业,以电子线路形态展现智能控制内涵,凸显“智能驱动”特质。
DNA双螺旋:关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寓意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体现跨学科创新。
● 色彩与布局
以深绿为主色调,兼具学术严谨感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元素对称分布,既强化视觉平衡,又隐喻各专业协同发展、共筑智能制造生态的格局。
在此,向所有参与大赛的师生表示感谢,向三位优胜者表示祝贺。后续,我们将会继续优化入围作品,使之更贴合学院特色。
附件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