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金额:¥70000 元 采购方式:直购
项目需求详情
整个活动设计为环环相扣的三大核心模块,精准聚焦于精神层面的引导与教育,确保思想性、体验性与实效性统一。
模块一:思想铸魂﹒大师讲堂(上午 8:00-11:30)
| 时间 | 环节 | 核心内容与设计亮点 |
| 7:30-7:55 | 入场暖场 | 循环播放项目宣传片与学校风采片,营造庄严而热烈的氛围。 |
| 7:55-8:00 | 主持人上场 | 介绍嘉宾及主讲人 |
| 8:00-9:30 | 主讲人:刘延宁(原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监事长研究员) | 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教育 亮点: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深刻内涵,重点阐述其团结、坚韧、守护的精神如何转化为当代青年面对学业与生活的心理力量。注重故事性、感染力,避免说教。 |
| 9:30-10:30 | 讲座题目:数字中国背景下的法治建设 主讲人:江必新 (全国人大法律宪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主题:法制教育、心理建设与数字素养的协同发展。 亮点:紧扣数字时代,融合法治与心理健康;引导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迷茫焦虑等“数字时代心里困扰”从根本上为积极健康三观的成长保驾护航。 |
| 10:30-12:00 | 讲座题目:美育探索系列——创意由何而来 主讲人:郭继英 (首师大教授) | 主题:审美、技能与精神三者的完美统一 亮点:艺术提升审美、塑造优秀品格、修身养性;艺术赋能强调艺术对专业技能学习、创新思维培养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阐释书画艺术如何涵养心性、激发创意及匠心、是未来职业之路正能量的引航。 |
| 12:00-12:10 | 合影留念 | 全体与会人员大合影 |
| 12:10-14:00 | 午餐午休 |
模块二:深度研讨﹒教育对谈(下午 14:00-15:00)
形式:“文化﹒艺术﹒心灵——新时代思政教育路径探索”主题研讨会(或“新时代﹒新工匠﹒新作为”对话)
设计思路:“新时代职校生的大思政课——需求、路径与展望”,精准了解富锦职校师生对思政课的真实想法与需求,答疑解惑、分享经验。为后续定制化课程合作奠定基础。体现“供需契合”原则。
核心议题:
1. 如何将长城精神、红色基因从“知道”变为“体道”,真正融入学生的价值观与日常行为
2. 向艺术学静心,艺术教育在缓解学生焦虑、提升幸福感方面,有哪些可在校园内推广的实践方法
3. 作为教育者,我们如何整合这些资源,共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思政大心理”育人环境
价值:打破单向灌输,实现专家与师生的智慧碰撞,解决真问题。促进专家、教师、学生三方深度交流,聚焦教育本质,探索育人新路径。
地点:学校会议室或多功能厅
模块三:实践内化﹒校园浸润(下午 15:00-17:00)
参观指导与工作坊雏形:1. 参观校园与实训基地:专家实地了解学校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与学生技能学习环境。2. 针对性指导交流:
(1)对管理及教师团队:专家可就“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技能教学、学生心理健康关怀、校园文化建设等提供建议。(2)对学生社团/兴趣小组:艺术家可对学校书画社、设计社团等进行简短指导,播下《“国潮启航”创新传承系列》的种子,激发学生用专业技能创新表达传统文化的兴趣。
设计思路:变“单向讲授”为“双向赋能”,将高端资源直接注入校园肌体,促进成果转化。
活动地点:校园、实训室、社团活动室等
本环节采用“双线并行”模式,实践生根﹒精准指导,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确保资源高效利用:
A线:文化育人组(文化/教育专家)
活动:“将精神资源融入校园生活”教师专题工作坊
内容:与校领导、思政教师及班主任座谈,深入探讨如何将长城文化、红色元素系统性地融入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形成具体实施方案。
产出:《富锦职校“文化育人”特色建设行动要点》
B线:艺术润心组(艺术专家)
活动:“笔墨润心”艺术体验工作坊
内容:面向学生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以“我心中的长城”或“青春的色彩”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在笔墨中体验专注与宁静。
产出:学生主题性艺术习作,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