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关于我们

关于组织申报2026年教育部甘肃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的通知招标公告(原标题:关于组织申报2026年教育部甘肃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的通知)

甘肃兰州 全部类型 2025年11月06日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乙方宝会员用户开放,会员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关于组织申报 2026年点击登录查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

各学院: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点击登录查看2026年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甘教高〔2025〕4号)要求,学校现开展2026年点击登录查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组织申报工作。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甘肃省关键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汇聚高校、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优势创新力量,着力打造“企业需求导向、项目合作牵引、人才培养支撑、科技攻关突破、成果转化应用”的科技创新链条,切实解决行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和人才短缺问题,全面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二、申报条件

(一)企业要求

1.在甘央企、省属国企、各类龙头骨干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以及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涉及核能、高端数控机床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领域,大数据、算力、电力等电子信息相关产业领域。

2.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队伍和研究生科研、生活的保障能力,上一年度有一定规模的研发经费投入,具有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相关基础及良好的社会信用。

(二)高校要求

1.培养高校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省外高校原则上是“双一流”高校),学科优势特色应契合高研院主攻产业及相关领域,拥有高能级科研攻关平台、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

2.培养高校为省外“双一流”高校的,鼓励其与甘肃省属高校共同联合企业申报项目,但联合申报项目的省属高校必须具有与申报项目相对应学科门类的研究生学位授予资格。

(三)项目要求

1.项目要聚焦企业技术攻关需求,具有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博士研究生的承载能力,预期成果对我省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在研项目。未纳入高研院2025年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的项目,且签订科研项目合同并落实研究经费(****之前企业已拨付至项目参与高校的经费不少于30万元)的,结题日期不能早于****。

3.待研项目。企业已明确技术攻关需求,且有意向性合作高校或科研院所,于****之前能完成校企研发合同或协议签订的技术攻关项目(企业已拨付至项目参与高校的经费不少于30万元),结题日期不能早于****。

(四)导师要求

1.高研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高校导师应为项目主持人,且具备硕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拥有丰富的产学研合作经验。企业导师应由项目参与企业从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技术骨干中推荐担任,原则上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

2.高校导师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在同一年度申报的项目总数原则上不超过2项,申报的博士招生计划总数不超过2名,硕士招生计划总数不超过3名。

(五)条件限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

1.已获2025年立项的点击登录查看项目;

2.被列入“信用中国”实施联合惩戒限制期的企业或者近两年在安全生产(含网络安全)、产品质量、生态环保等方面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

3.在往年项目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高校、企业和个人;

4.无正当理由曾退出项目的高校、企业和个人。

三、申报流程

(一)账号注册

申报人员登录点击登录查看(网址:https:****。

(二)项目申报

每位高校导师作为合作单位1负责人负责的项目不得超过两项,一旦申报项目,将不允许更换为其他项目,请在申报前确认主持项目。如列表查询不到您需填报的数据,请检查企业是否已提交数据,并确保您使用的是企业指定的高校负责人邮箱注册。只有注册邮箱与企业提交的负责人邮箱一致时,您才能查看数据。

(三)集中审核

高研院召开项目评审会,坚持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定团队,组织专家对项目的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进行集中评审。

(四)项目确定

高研院对通过集中审核的项目进行汇总,报教育部审定。

四、支持政策

(一)单列招生计划

高研院单列硕博士招生计划,按照项目规模和需求,定向投放招生计划到项目参与高校导师名下,专门用于支撑校企联合科研攻关。该指标不占项目参与高校原有计划、不影响项目负责人原有指标分配。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项目到校经费申报,具体测算依据如下表。

项目研究生招生计划测算依据表

序号

项目到校经费(万元)

硕士计划

博士计划

1

30≤项目到校经费<100

1

1

2

100≤项目到校经费<200

2

1

3

200≤项目到校经费<400

2

2

4

400≤项目到校经费

3

2

备注

当企业、高校填报计划与测算指标不一致时,采用就低原则,避免计划虚报。对于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企业需求,予以调控。

(二)助力企业发展

校企联合攻关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硕博士研究生深入企业开展科研实践累计不少于1年,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项目企业可推荐本单位优秀青年技术骨干以定向就业方式报考项目高校研究生。2025年度,获批教育部博士招生计划企业生源32个。

(三)配套经费支持

对纳入高研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的项目,高研院按照项目执行情况给予一定的配套政策支持;设立研究生科研实践补贴,在研究生入企实践期间,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

五、报送要求

(一)经企业与高校协商一致,由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申报主体登录教育部高等研究院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平台注册、项目申报等工作,并于****前将填报后系统生成的《2026年点击登录查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申报书》(见附件)盖章版扫描件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

(二)提交的项目申报书、合同及到账经费证明等申报材料需确保内容清晰完整。申报书中各有关负责人须签字确认,合作单位应加盖公章,且原则上应为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三)参建高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是项目研究生招生管理的责任部门,须对申报导师的招生资格和拟申报的研究生计划进行审核确认,确保其符合学校及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并协同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和经费到账情况进行审核。

六、联系方式

导师注册联系人:点击登录查看 ****

项目申报联系人:王国强 ****

点击登录查看2026年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pdf'}" style="font-size:18px;text-decoration:underline;">附件1:关于印发点击登录查看2026年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pdf

附件2:申报书.doc

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院

****

关注乙方宝服务号,实时查看招标信息>>
模拟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