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关于我们

2025年11月6日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338省道至沪蓉高速段工程项目拟进行审查的公示

江苏南京 全部类型 2025年11月06日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乙方宝会员用户开放,会员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索引号:**** 组配分类:建设项目(核与辐射除外)环评
发布机构:环评处 发文日期:****
名 称:****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南京都市**** 文件编号:
内容摘要: 时 效:
****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南京都市****
发布时间:**** 22:0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及传真:****;Email:****@jshb.gov.cn。

通讯地址:南京市****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概况

公众参与情况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南京都市****

南京市****

点击登录查看

本项目起自338省道顺接宁扬长江大桥,往南经隧道穿越南京龙潭新城至镇江句容市****

项目永久占地面积160.6789公顷。项目沿线不设置取土和弃土场,设置8处临时施工场地,用于布设项目部生活区、办公区、水泥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钢筋加工厂、钢筋堆场、物资仓库、预制梁场等。项目总填方量200.8万立方米,挖方量228.43万立方米,临时弃方45.69万立方米。

项目总投资90.3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0840.94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19%;施工期预计3.5年。

本次公众参与采取网络平台公开、报纸公开、张贴公告等形式开展。

1.****,建设单位在江苏环保公众网发布第一次环评信息公告。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2.****~4月14日在江苏环保公众网发布了第二次信息公告(公示期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3.建设单位于****和4月7日两次在“扬子晚报”上对项目进行了报纸公开。公示期间未收到于项目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4.****,建设单位在项目周边区****

5.****,建设单位在江苏环保公众网公开了拟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和公众参与说明。

/

(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对穿越各类生态敏感区****

(二)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方式和机械,在敏感目标附近施工应采取设置围挡等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施工时间,禁止夜间高噪声、高振动施工作业,在相应路段设置减速、禁鸣标志。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或因工程需要确需在敏感点附近施工的,须取得当地相关部门许可,且在施工前公告附近居民。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运营期全线采用低噪音路面,加强噪声监测,落实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等噪声防护措施。项目全线对声环境敏感点设置5米高声屏障10225米,3米高声屏障465米。对320户居民住宅安装隔声窗,确保敏感目标室内声环境在运营中期满足《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住宅建筑允许噪声级。

施工期和运营期加强噪声敏感目标的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完善隔声降噪措施,避免噪声扰民。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划定建筑物与高速公路的控制距离,并配合规划部门做好公路沿线的土地利用规划。

(三)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严格控制施工期物料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的扬尘和废气污染。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施工期采取设置围挡、遮盖、洒水等抑尘措施。施工灰土搅拌采用站拌形式,配备防尘设施。预制场和施工便道主要出入口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及车辆的养护。运营期餐饮油烟配备油烟净化装置。

(四)做好水环境污染防治。合理规划工程施工时间,桥梁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枯水季节进行,采用围堰法进行桥梁桩基施工,不得向施工水域排放钻孔灌注桩的出渣及施工废弃物。对临时弃土、堆料表面及时进行覆盖,防止暴雨冲刷导致污染物进入河流及周边水体。施工期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设置截水沟、隔油池、沉淀池、清水池,砂石料冲洗废水和机械冲洗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对具备接管条件的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接入区域污水管网处理。各类废水禁止排入沿线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空间管控区域。

运营期对饮用水源保护区****

(五)落实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严格落实固体废物的收集、存放和规范处置措施,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施工期弃土、弃渣、建筑垃圾及时收集清运,纳入当地固废收集系统妥善处置;固体废物处理需按照要求如实填报固体废物相关信息,建立固体废物信息台账,与处置单位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做到固体废物可追溯、可查询。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污水处理生化污泥经干化后运送至渣土弃置场统一处理。施工机械及施工车辆产生的含油废弃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及时处理。

(六)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订运营期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与当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衔接,定期组织演练,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加强桥梁护栏防撞设计,桥梁两端设置警示标牌,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加强项目范围内的巡查,及时发现事故并通知有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降低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七)按《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监测计划,实施有效的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确保本项目的负面影响减缓措施得到落实。

(八)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与沿线地方政府、相关单位和公众的沟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及时回应和解决公众关切的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关注乙方宝服务号,实时查看招标信息>>
模拟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