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新一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苏教人函〔2025〕19 号)要求,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市****
公示时间:****-****。
若有异议,请实名并以书面信函形式向点击登录查看反馈。
联系人:叶雷锋;联系电话:****;
邮箱:****@jiyj.suzhou.gov.cn。
联系地址:点击登录查看(苏州市****
****
附件
2025年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储备项目
拟推荐名单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其他完成人 | 第一完成单位 | 其他完成单位 |
| 1 | 文化浸润,跨界融合:五年制高职文旅专业“四雅”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 刘泓 | 李慧、刘第毅、王丽、严泽美、李彦、滕罕、秦海锋、曹健 |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苏州旅游教育协会、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新梅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 2 | 多元联动、要素融合、质量保证:县域职业教育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生态构建与创新实践 | 陆丽丹 | 徐丽娟、钱梦缘、殷振环、王质凡、王湖、童啸、徐巍、张恒、李俊 |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 |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 3 | 新课程﹒新平台﹒新机制三维协同:五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实践 | 万烨锋 | 杜利军、俞海方、李蒋、薛晓煜 |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
| 4 | 立足区域、对接产业、融合四新:高素质物流技能人才培养的昆山实践 | 郑平 | 何哲文、蒋秀娟、刘晓霞、顾申霞、张慧玲、王琴、鲍静琳、李敏辉 |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 | 马士基供应链管理(江苏)有限公司 |
| 5 | 能力为纲、课程为王、教学为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太仓密码 | 丁亮 | 王成忠、侯宏强、黄振贤、杜艳红、陈蓉琪、李芫、姚平、吴磊、徐杉杉、陈彦霖 |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 太仓市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 |
| 6 | 苏州园林工匠人才“双融双通”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谢兰曼 | 徐国明、应喆、马忆君、唐辉云、沈年华、卢冠廷、嵇存海、薛志坚、沈柏平 |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苏州风景园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苏州市园林博物馆) |
| 7 | 县域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张恒 | 徐巍、殷振环、苏建青、孙燕红、穆丽新、施杨、苏芷菡、吴珏、郁亮 | 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 |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常熟市高技能人才协会、苏州工学院 |
| 8 | 群链耦合 共生共利:中职校校企融合体“双环驱动”机制创新的吴江实践 | 张志凯 | 王宾、蒋建锋、沙刚、顾韡、张锦华、黄秀、郭燕蕾、沙新美、邵义伟 | 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恒力集团有限公司 |
| 9 | 启创﹒专创﹒科创:以科创类课程为突破口的职普融通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 钱少伟 | 冉云芳、夏莹怡、陈轶、黄一清、沈文、杨芳、徐暹、鲍继聪、徐洁 |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苏州大学、苏州中学、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科普促进协会 |
| 10 | 真岗实境 进阶育人: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对德国BBiW模式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 | 陆超顺 | 秦峰、唐为培、丁毅、徐振宇 | 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 瓦克化学(张家港)有限公司、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11 | 岗德铸魂、岗需促能、岗训提质 电梯产业“后市场”中职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 曹樑 | 潘莉萍、陈成、章敏艳、吴凌宇、王颖、许珍珍、庄滢、刘琴 |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 苏州市电梯业商会、苏州市吴江区电梯行业协会、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 12 | 整体化设计 职普特共享:中职学校“吾行”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 | 马张霞 | 孙义、王强、赵晓宇、沈群艳、傅小芳、张满生、胥祥亮、付强、叶婷 |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 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苏州市相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13 | 一体协同 双场贯通 五化联动:职业学校“智造工匠”培育的创新实践 | 胡梅 | 姚丽霞、孙健、黄韶炜、殷娇、朱劲松 | 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理工学院 |
| 14 | 成果导向 课程支撑 过程优化:五年制高职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 苏建良 | 田小强、冯俪元、陈轶、俞荷娟 |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
| 15 | 课证融通、场景赋能、课堂变革:五年制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育人路径创新与实践 | 王炯 | 张宏、崔静、李建红、吴聿、沈建国、孔令光 |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 苏州斯莱克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 16 | 职业院校“链群生态式”校企合作的创新与实践 | 谢永东 | 徐兴振、冯均州、许文杰、孙书娟、高强业、孙胤胤、黄建维、吴昊 |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工程造价协会 |
| 17 | 四维一体、三师三台、多元多程:五年制高职工匠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张宏 | 刘勇、刘庆根、张艳、张义新、杨晓庆 |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劳士领汽车配件(昆山)有限公司 |
| 18 | 双核驱动﹒协同育人:中职机电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 尹峰 | 陈在铁、依庆、王志军、金海英、张修成 | 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 沙洲职业工学院 |
| 19 | 三融支撑、能力进阶、体系构建:五年制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养成的创新与实践 | 徐辰 | 龙朝中、陆英、康伟、王阳 |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 昆山鲲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 20 | 会计专业“数智素养+”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 李建红 | 崔静、奚晨娟、蔡燕青、薛真仁、吴芬娟 |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 苏州卓睿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