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点击登录查看已委托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承担年产10万吨特种磷酸铁项目和10万吨特种磷酸铁锂项目(一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链接见附件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公示,征求与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概况
1、建设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 10 万吨特种磷酸铁和 10 万吨特种磷酸铁锂项目(一期)
建设单位:点击登录查看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建设规模:本次评价范围为一期建设内容:一期建设2条磷酸铁/磷酸铁锂柔性生产线,每条产线可产磷酸铁锂5千吨/年、可柔性生产磷酸铁5千吨/年,建设完成后形成具备年产1万吨磷酸铁/磷酸铁锂生产的柔性产能,以及一条年产1000吨的磷酸铁中试生产线。
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空气环境质量
眉山市****
2)水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质量标准,满足环境功能要求。
3)声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4)地下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区监测的地下水水样中4#和6#点位的锰、1#~3#点位的总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超标。经分析锰超标为地质成因。总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超标为评价区生活面源的污染。
5)土壤环境质量
厂区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试行)》(GB36600-2018)的要求。
3、环保措施及达标排放
1)废气治理措施
本项目废气有组织废气主要为磷酸铁生产过程中磷酸雾、闪蒸干燥尾气、煅烧尾气,磷酸铁锂生产过程中混料粉尘、喷雾干燥尾气、烧结尾气等,废气中主要成为硫酸雾、氨气、粉尘、SO2、NOX、VOCs等,经治理后均能达标排放。无组织废气中主要为氨气、粉尘、氨水罐区****
2)废水治理措施
①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经管道输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②工艺废水、反应釜清洗废水、车间地面清洗废水等:这些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盐分,连同初期雨水一同经厂区废水处理装置处理之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3)噪声治理措施
项目拟采取:优先选取低噪声设备,隔声罩、基础减振、加装消声器等降噪措施。经影响预测分析,项目运营期各厂界噪声预测值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区标准要求,项目噪声达标排放。
4)固废处置措施
项目运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分为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三类。其中,危险废物主要有污水处理污泥、废机油、废油桶、实验废液、工艺废水处理站废滤膜等;一般工业固废主要有铁渣、废弃匣体、废氧化锆球、过滤废渣、废分子筛、废包装袋等。
5、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
综合环境影响预测分析,项目工艺废气均得到妥善处置,项目有组织废气对周边影响小,不会改变区****
通过在本项目设置划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可解决项目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对散排气体进行严格控制,最大程度避免项目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综上,本项目废气排放对周围保护目标影响小,不会对项目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性影响。
2)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仅外排生活污水,因此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坚持“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即采取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相结合的措施。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料的跑冒滴漏,防止地下水污染,项目按分区防渗的设计考虑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采取不同等级的防渗措施。可以确保区域地下水不因项目建设而受到影响。
3)固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项目对产生的固废进行分类处理,各类固废均得到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置,不外排,无二次污染产生。
4)声环境影响
采用合理布置总平面、减震、隔声、消声等措施进行治理,经距离衰减后实现厂界达标,不会改变区域声环境功能。
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当地规划。
2)项目采用的工艺具先进和成熟性,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
3)项目选址较为合理,采取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可实现“三废”和噪声达标排放,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4)项目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小,不会改变区域的环境功能。
5)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则本项目拟在甘眉园区进行建设从环保角度可行。
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为建设项目周边的群众以及社会团体(包括:村委、企事业单位等)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
三、征求意见稿全文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方式和途径
(1)全文链接:
征求意见稿全文链接
https://pan.**.com/s/1cDVz6xzYfwXEoM7wU1yeWA 提取码: cghy
(2)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请按照建设单位联系方式联系查阅纸质报告。
(3)公众意见表见网络链接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W********.docx
四、公众提出的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以通过信函、传真和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等提交建设单位,反馈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提交意见时,请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鼓励采用实名方式提交意见并提供常住地址。对于公众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我司承诺不会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之外的用途。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公示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
六、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点击登录查看
联系人:点击登录查看
电话:****,邮箱:****@topspot-gd.com
2、评价机构
(1)评价机构名称: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
(2)评价机构联系方式
联系人:何工,地址:成都市****
电话:****,邮箱:****@qq.com
二O二五年十一月七日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