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六安市****
(二)实施地点:霍邱县****
(三)建设内容:塘坝清淤整治2座,新建泵站2座;衬砌梯形渠道610m,衬砌矩形渠道240m;新建节制闸1座,新建盖板涵2座,新建涵管桥3座;排灌沟清淤整治720m;新建3m宽水泥路1390m。
(四)建设性质:新建
(五)实施单位:点击登录查看
(六)项目负责人:点击登录查看
(七)建设期限:2025年8月—2026年6月
(八)资金投入:本项目总投资882.0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756.24万元(含劳务报酬发放398.72万元,占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资金的52.7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5.39万元,预备费40.58万元,环境保护工程费12.78万元,水土保持工程费17.04万元。经过专业造价,预算价为742.03万元。经周集镇党委会会议研究,委托给园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施工。
(九)项目运作模式:本项目采取“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赈济模式,通过“乡镇政府+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当地群众”创新务工组织模式,采取村民自建模式组织实施。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建设背景:六安市****选址于周集镇南部的园艺村及新矿村,距县城30km处。项目区东西宽1.56km,南北长1.12km,耕地面积1300亩,总受益人口440人,主要建设内容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区内部分蓄水塘坝多年淤积,排水滞蓄能力下降,同时无法有效拦截地表径流。部分河道拦蓄水设施及排水沟过路桥涵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致使排灌输配水不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其不便。
周集镇基础设施提升,补齐水利短板、提高交通效率,提高周集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谋划符合“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的重点任务,也是霍邱县****
(二)指导思想:周集镇本着“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的原则,深刻把握“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以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为导向,统筹兼顾、注重实效,上下协同、部门联动,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结合充裕的劳动力及项目实际需要,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25年以工代赈投资建议计划编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谋划六安市****
(三)基本原则:坚持以工代赈项目“赈济”导向,围绕国家关于以工代赈项目的总体要求,以创新增收致富模式为抓手,充分体现“能用人工的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务工的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确保劳务报酬发放不低于财政投资的30%,并尽可能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的要求,以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采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设置公益性岗位”新模式,带动群众务工增收。
(四)总体目标:周集镇人民政府根据国家以工代赈项目下达投资计划标准,将项目选址在周集镇园艺村及新矿村,通过本项目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区****
(六)可行性研究:详见本项目可研报告文本。
(七)前期准备工作:县****
三、工程方案
(一)设计标准
1.灌溉保证率:85%。
2.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5提高到0.65。
3.除涝标准:10年一遇。
4.配套建筑物:配套建筑物标准按照Ⅴ级设计。
5.工程布局图:(附布局图)
(二)工程建设条件落实
本项目已完成土地、规划及环评的审批。
四、项目劳务工程量与机械工程量测算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塘坝清淤整治2座,新建泵站2座;衬砌梯形渠道610m,衬砌矩形渠道240m;新建节制闸1座,新建盖板涵2座,新建涵管桥3座;排灌沟清淤整治720m;新建3m宽水泥路1390m。
依据安徽省水利工程计价定额,按照“能用人工的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不用专业队伍”原则,现对本项目劳务工程量和机械工程量测算如下:
主要工程量测算表
序号 | 项目或费用名称 | 单位 | 合计(万 元) | 劳务报酬金额 (万元) | 劳务工程量 (工日) | 机械工程量 (台班) |
一 |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费用 | 756.24 | 398.72 | 15061 | 2407 | |
(一) | 灌溉与排水工程 | 153.33 | 79.59 | 3107 | 575 | |
1 | 小型水源工程 | 45.23 | 28.04 | 1013 | 270 | |
(1) | 塘坝整治(2座) | 座 | 45.23 | 28.04 | 1013 | 270 |
2 | 小型灌溉站(燎原站, 18.5kw) | 座 | 14.59 | 6.41 | 260 | 37 |
3 | 小型灌溉站(园艺站, 18.5kw) | 座 | 20.28 | 9.13 | 372 | 53 |
4 | 输配水工程 | 62.43 | 31.92 | 1298 | 185 | |
(1) | 衬砌矩形渠(1×1.0m,1 条) | m | 24.15 | 10.87 | 442 | 63 |
(2) | 梯形渠道(1条) | m | 38.28 | 21.06 | 856 | 122 |
5 | 渠系建筑物 | 9.26 | 3.08 | 125 | 18 | |
(1) | 盖板涵(1×1.0m) | 座 | 1.95 | 0.58 | 24 | 3 |
(2) | 分水池(1×1m) | 座 | 1.33 | 0.47 | 18 | 3 |
(3) | Φ1000过路涵(管长6m) | 座 | 5.98 | 2.03 | 83 | 12 |
6 | 排水工程 | 1.55 | 1.01 | 39 | 12 | |
(1) | 沟渠疏浚(2条,长 0.72km) | m | 1.55 | 1.01 | 39 | 12 |
(二) | 田间道路工程 | 122.35 | 48.18 | 1788 | 463 | |
(1) | 新建3.0m宽混凝土路(1 条,0.11km) | m | 7.57 | 2.27 | 84 | 22 |
(2) | 新建4.0m宽混凝土路(1 条,1.28km) | m | 114.78 | 45.91 | 1704 | 441 |
(三) | 岸坡防护工程 | 393.09 | 208.93 | 8600 | 1205 | |
(1) | 排灌沟护坡II(G002, 0.36km) | m | 21.08 | 10.96 | 451 | 63 |
(2) | 排灌沟护坡III(G003, 0.36km) | m | 40.53 | 19.46 | 801 | 112 |
(3) | 蓄水塘护坡(Ⅰ型,0.70km) | m | 162.06 | 89.13 | 3669 | 514 |
(4) | 蓄水塘护坡(II型, 0.24km) | m | 128.43 | 68.07 | 2802 | 393 |
(5) | 蓄水塘护坡(III型, 0.13km) | m | 40.98 | 21.31 | 877 | 123 |
(四) |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 19.55 | 10.75 | 489 | ||
(五) | 金结设备及安装工程 | 17.79 | 11.56 | 525 | ||
(六) | 施工临时工程 | 24.62 | 14.20 | 552 | 164 | |
(七) | 项目管理 | 25.50 | 25.50 |
五、工程组织方案
(一)组织架构
成立以点击登录查看同志为组长,以周荣才、冀怀福、杨正宝、钱建芳、李传萍、赵兰凤、吴应安、饶磊同志为副组长,以赵恒、陈金山、余远亮、张思俊、胡庆和、刘龙思、王金明、张玉德、陈敬伟、吕万明同志为组员的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周集镇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六安市****
(二)工程进度安排
1.2025年6月前,立项、可研、初步设计等审批工作。
2.2025年6月至2025年7月,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前准备工作。
3.2025年8月至2026年5月,工程施工。
4.2026年6月,竣工验收。
(三)群众务工组织工作方案
1.工作目标:通过广泛组织动员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与项目建设,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激发其依靠自身劳动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助力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工作对象:项目所在地的农村劳动力,优先组织易地搬迁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其他低收入人口和因疫因灾外出就业困难群众参与项目建设。
(四)工作任务
1.务工岗位确定:明确群众务工的岗位类别、用工数量、务工时间、劳务报酬标准等内容,可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弱劳力、半劳力等设置特殊岗位。
2.务工群众确定:核实群众务工需求摸底调查结果,通过召开理事会,集体审议务工岗位人选,合理确定拟参与务工人员名单,尽最大可能满足当地群众务工需求。务工人选确定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与务工群众签订用工合同(协议)。项目建设过程中,可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及时增补调整务工人选。
3.开展岗前培训:利用施工场地和机械设备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形成培训台账,确保参与务工群众掌握相关施工技能。
(五)加强务工监督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务工考勤、务工记录、包工计量等工作,落实好务工群众用餐、饮水、安全生产等工作,并安排专人定期对群众务工台账进行核实。督促监理单位完善监理日志,把施工单位对群众务工的管理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内容。
六、工程培训方案
(一)培训对象
项目区内有参加培训意愿且具有劳动能力的群众,重点安排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低收入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二)培训内容
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展的工程实用技术培训;以及项目建设后的运营管理要求。
(三)培训方式
以业务主管部门、施工企业为主体,聘请第三方采取室内培训和室外培训、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以工代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培训的实效。
(四)培训目标
本项目拟开展培训2期,预计培训498人次,并做好档案登记。通过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增强当地群众的就业能力,
增加务工收入。
(五)培训实施
周集镇人民政府及村“两委”负责组织劳动力,施工企业负责聘请第三方工匠对劳动力采取室内培训和室外培训、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质量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
(一)投资估算:882.03万元。
(二)资金筹措:以工代赈项目资金712万元,其余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
(三)预期效果
1、经济效益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改善灌溉面积1300亩,改善除涝面积700亩;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85%,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除涝标准可达10年一遇。经估算,农作物可增加8~12%左右,水稻每亩增收35kg,小麦每亩增收38kg,1300亩农田年新增粮食9.49万kg;项目区受益贫困人口达360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00元左右。
2、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一方面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项目实施后水土保持治理框架初步成型,减少水土流失。项目建成后,为确保农田旱涝保收,促进粮食稳产、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工程后期运营维护
(一)工程产权归属:园艺村村民委员会、新矿村村民委员会。
(二)运营承担:由园艺村村民委员会、新矿村村民委员会。
进行运营管理。
(三)公益岗位设置及管理:由园艺村村民委员会、新矿村村民委员会。
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合理安排人员进行项目后期维护工作。
九、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机制。成立以点击登录查看同志为组长,以周荣才、冀怀福、杨正宝、钱建芳、李传萍、赵兰凤、吴应安、饶磊同志为副组长,以赵恒、陈金山、余远亮、张思俊、胡庆和、刘龙思、王金明、张玉德、陈敬伟、吕万明同志为组员的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周集镇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六安市****
(二)落实落细建设制度。将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工资标准、劳务报酬发放、务工就业培训作为工程项目招标、工程建设监理和项目竣工验收的核心内容,选择合适的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强化合同管理,确保赈济目标实现。落实公示公告制度,按要求在项目开工前和施工期间,在项目所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对项目投资计划信息、群众务工信息、劳务报酬发放情况等内容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调度监管。自觉接受县****
(四)资金管理。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5号)中对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以工代赈资金的使用,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单位基本支出;不得用于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不得用于发放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不得用于偿还债务和垫资;不得用于购买大中型机械设备等资产;不得用于购买花草树木、种苗仔畜、饲料、化肥等生产性物资;不得用于其他与以工代赈项目无关的支出事项;不得用于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等费用支出。严格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并确保各项建设资金到位,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与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以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佳效益,使工程顺利完成。
(五)档案管理。项目建成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对项目基本资料进行梳理、归档,并妥善保管,确保项目资料系统、完整。健全项目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计划下达资料(包括国家、省、市****
(六)三级公示制度。项目开工前,项目建设单位要在周集镇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公示项目详细信息,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及金额、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周期等。项目实施期间,项目业主单位要在周集镇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对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技术标准、施工期限、群众务工信息、劳务报酬发放情况、项目业主及负责人、施工单位及负责人、监理(监督)单位、监督举报电话等情况进行公示,按工种、工时公示劳务报酬标准。项目建成后,项目业主单位要在项目点设立永久性公示牌,公示项目建设相关信息和当地群众参与务工、获取劳务报酬等受益情况。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资金投入、工程效益、项目主管单位、项目业主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后续管护单位、建设时间(工期)、监督电话等信息。
(七)竣工验收。以工代赈项目竣工后,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自验,并整理收集项目原始凭证、档案资料。自验后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工程建设、资金使用以及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等情况,接受村民代表评议和监督,并将项目完成情况在村内公示,公示7天无异议后,股份经济合作社申请乡镇验收。乡镇组织验收小组,履行实地察看、测量项目工程、审查原始凭证、了解群众公示反映等程序,并视情召开由群众代表、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的验收座谈会听取意见,初验合格后,申报县****
(八)物资保管。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工程材料、工程机械等物资的保管工作。所有物资统一实行出入库管理,严格登记入库清单、领用清单、结算清单,物资入库时,供货方均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其他证明材料,一旦发现有问题,不能办理入库手续,同时做好标识,进行隔离存放,不能混杂入其他材料中,以防误用。物资出库进场时,要及时排查进场物资,严格对物资真伪以及有效性进行甄别、验证,并做好标识,要清晰地标明材料的名称、产地、规格、数量、日期,施工中对每一种材料的标识要统一,以免造成施工过程中的混乱。
(九)施工安全。一是强化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规范要求,设置必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保障施工安全。二是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及安全生产需求,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语、安全警示牌及指示牌。二是加强劳动保护,给所有管理人员和务工人员办理人身伤害保险,保障员工权益,同时配备安全帽、反光背心等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在开展技能培训时对所有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乡镇、村要定期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应立即进行整改,并将整改记录报送监理和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十)技术人员聘用方案。根据施工要求,需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和务工参与人员。聘请技术人员主要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安全员、档案管理人员等。聘请技术人员采用线下询问方式,可以在项目所在镇、村政务公开栏发布公告。也可以向当地工程咨询机构、工程监理机构、建筑公司等企业单位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或有资质证书的个人咨询。询问内容包括个人资质、工作经历、待遇诉求等。聘请技术人员主要评比个人征信、过往业绩、业务能力、服务情况、价格、付款方式、工作地点、施工现场工作时长等。“询比”后按照上述指标综合考虑,形成拟聘用排序名单,排序名单提交项目理事会讨论、表决通过。聘用人员一律实行合同管理。
(十一)材料采购方案。采购工程材料主要包括主材和辅材,主材包括水泥、砂、石、钢材、砖等;辅材包括模板、劳保工具等。根据方案中明确的材料规格及数量,比如石子。采购工程材料一般采用“询价”的方式(线下询价)。有三个步骤,一是询问。由项目理事会开展询问,询问对象主要是工程材料的生产厂家、商贸公司、销售门店等(正规,有营业执照,可以确保材料的质量)。要到现场开展询问工作。询问内容包括各类工程材料的类别、规格、数量、型号、付款方式、资质等。每类工程材料询问对象一般不少于3家供应商。二是评比。采购工程材料主要审核材料合格证;评比供应商的信誉、业绩证明、供应能力、质量参数和价格、付款方式、送货地点等服务情况。工作组按照上述指标,明确量化单项得分,形成综合评分标准,并排序名单。三是选定。根据排序的名单,一般选择第一位的供应商。但是禁止选用有不良业绩、既往客户评价差、列入失信名单、民事纠纷、黑恶势力、材料标识标注不全、“三无”产品等情况的供应商。排序情况要在镇、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开,(经过乡镇政府网站公开),供货商的确定过程要开展相关的会议研究和议定,并做好会议记录。选定供应商后,需要签订采购协议(合同)。材料的采购与使用,一定要严格做好来料入库登记、材料保管、材料出库使用记录工作。针对价格波动(出现推诿扯皮,影响工程质量)。各地在应对水泥、砂石等主要建材突发性价格波动时,一般应与供货商签订以下三种协议(合同)之一:一是固定价格协议(合同)。签订固定价格合同,分段供货、分批付款。要求合约签订后,供货方自行备足货物;二是浮动控额协议(合同)。涨价不超过5%时按原合同执行,不涨价;涨价超过5%时,供应商须提供厂家调价文件,同比例上浮进货成本价格。三是随行就市****
(十二)机械租赁方案。租赁工程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搅拌机、运料车,以及切割机、压纹机、振动棒,可能还会需要发电机、抽水泵等。也是采取询价的方式。一是询问。租赁工程机械的询问一般采用线下方式。询问范围主要有租赁公司、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等。询问内容包括不同机械的计价方式,如包月、包日、小时班、包工计量等。每类工程机械询问对象应不少于3家。二是评比。租赁工程机械主要评比安全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安全性指标主要包括租赁机械的合格证、产权清晰合法,并满足工程建设需求;机械运行时长、质量保障、技术参数适配(符合技术要求或规格);供应商提供服务情况(维护支持、紧急维修、备件供应)等。经济指标主要包括价格、付款方式、送货地点、燃油费、保险费(含操作手及机械)、服务费用等。“询比”工作组按照上述指标,形成排序名单。三是选定。租赁工程机械严禁选用有不良业绩、既往客户评价差、列入失信名单、民事纠纷、黑恶势力等情况的供应商。排序情况要在镇、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开,询价过程要开展相关的会议研究和议定,并做好会议记录。选定供应商后,需要签订采购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