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
关于我们

盘点@20余个省(区、市)审计披露的招标采购问题汇总!

河北石家庄 2025-09-18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乙方宝会员用户开放,会员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正文内容
附件
附件

近期,全国多个省(区、市)陆续发布2024年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国招标》小编梳理出其中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相关问题摘录如下,如有错漏,欢迎留言指正。

北京

附件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审计情况

决算草案编制不准确。2024年,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结余留用支出应按规定计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其他待遇支出,北京市医保局将12.25亿元计入住院费用支出,造成决算数据不准确。

二、政府采购等事项管理不规范

1.委托事项管控不到位。2家单位将本职工作内事项对外委托,涉及资金526.57万元。4家单位委托事项验收流于形式,5个项目未完成即通过验收,674.83万元资金已支付承接主体。7家单位的11个项目承接主体违反约定,未经同意擅自转包分包,涉及资金8560.39万元。

2.政府采购执行不严格。4家单位未公平公正开展政府采购,7个项目存在虚假比价等问题,涉及资金2765.08万元。3家单位的13个项目政府采购程序倒置,涉及资金7.41亿元。1家单位将120万元物业服务采购化整为零,规避集中采购要求。1家单位2个政府采购项目未按规定开展公开招标,涉及资金399.26万元。

3.承接主体资格不合规。4家单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外委托技术服务、培训等工作,5家承接主体或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或无相关资质,涉及资金1296.6万元。

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审计情况

工程建设管理不严。密云区****

四、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对外担保和招投标管理不严。3家企业提供了3笔担保或再担保,未明确反担保措施或为“预警”类风险单位提供担保。1家企业及其所属企业部分采购事项未按规定履行公开招标程序或应废标未废标。

河北

附件

一、省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政府采购管理不严格。一是6个部门的8家所属单位未严格履行采购程序、未编制或超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涉及金额4277.42万元。二是4个部门的12家所属单位在项目招标中存在串通投标、违法转包、招标程序倒置或评标不规范,涉及金额6140.8万元。三是8个部门的8家所属单位物业费、办公用品费规避政府采购、对供应商实施差别待遇、合同签订和验收管理不规范,涉及金额4635.98万元。

二、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政策落实审计情况

聚焦招标投标“双盲”评审工作措施在营造公平公正招投标环境中的作用,重点审计了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河北省财政厅工作部署情况和13个市、72个县(市、区)落实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评标专家库部分专业专家动态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部分专业评标专家数量过少,被反复抽中,多次参评。

二是有些项目存在“暗标”不“暗”问题。审计抽查发现,个别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疾病精准诊疗服务等多个项目技术标(暗标)存在可识别的记号或特殊字样。

三是“双盲”评审个别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系统未及时建立;13个市****

三、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1.项目管理不规范。2个项目已完工,但未取得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3个项目未按规定要求签订工程勘察和监理合同,存在合同内容漏项、合同与招标文件内容不一致等问题。

2.农田水利项目及资金监管不到位。5县17个农田水利项目存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中标单位违规分包等问题。

3.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使用方面,供应商线上断供、线下加价销售药品,涉及全省367家医疗机构、金额944.75万元;点击登录查看第二医院等8家公立医院部分设备长期闲置,未发挥使用效益,涉及699台设备。

四、地方政府城投类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审计情况

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并收受钱款。某区财政信用所干部利用职务便利,通过其控制的4家企业承揽了该区政府部门、国企办公用品采购业务,并涉嫌行贿。

五、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3户子企业因购置或处置资产未进行账务处理等原因,多计资产42.06亿元、少计资产11.00亿元。

山西

附件

一、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审计情况

1.部分项目管理不严格。2个市****

2.预算支出管理不够严格。6个部门单位无预算、超范围支出564.43万元。10个部门单位未严格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或未经集体决策,采购货物服务3644.62万元。22个部门单位虚列支出1.42亿元。19个部门单位组织实施的23个项目、9.19亿元支出预算执行率不高或未达预期目标。

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情况

1.要素支撑保障不到位。部分市县未落实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贴资金,未安排、少安排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资金。

2.养老设施运行质效不高。5个市****

3.资金配置使用绩效不高。省级设立的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存在类型多、政策碎片化、申报条件复杂等问题,影响资金分配使用效益。因未结合实际统筹制定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等原因,50个县滞留未拨养老服务救助资金3433.04万元。

内蒙古

附件

一、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15个部门及所属72家单位,审计发现各类问题金额1.83亿元。其中,重点任务推进缓慢问题1.47亿元,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不严格问题2629.9万元,政府采购管理不到位问题955.78万元。

4个部门未按自治区规范性要求制定本部门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部分采购事项无据可依;个别部门指导性目录制定7年未作调整,不能满足现有工作需要;7个部门采购管理不规范,存在应采购而未采购、采购程序倒置、违规指定中标单位、采购预算执行不严格等问题,涉及955.78万元。

二、重大专项审计情况

1.重点审计了4个盟市温暖工程建设管理、贯彻执行供热管理相关政策和供热单位服务保障和智慧供热情况,存在供热工程建设过程违规情形:1个盟市招投标项目违规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2个盟市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实施;2个盟市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招标控制价偏高;4个盟市未按设计施工,存在质量与安全隐患。

2.重点审计了自治区信用体系建设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产权交易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用体系数据基础不牢。信用信息数据未全面准确及时报送信用中国(内蒙古)平台共享,9个部门数据归集率不足50%,10个部门数据报送迟缓;41家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应公示而未公示。

二是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诚信工程工作机制制度不完善。主管部门未按规定建立政府采购信用评价体系、信用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在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过程中,也未对采购参与主体的失信行为采取信用惩戒措施,不利于营造诚实守信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

三是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不公平现象多发。3个部门招标投标项目设定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1个招标人擅自终止公开招标程序,1个招标投标项目在已实现工程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的情况下仍在线下投标评标,4个政府采购项目串通投标,3个部门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

四是评审专家库管理不严不细。部分单位专家库未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管理;系统中存在部分专家无技术职称却具有评审资格、入库专业与项目评审专业不符等情况。

三、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4户企业违规超股比担保、为集团外企业担保16.16亿元,部分贷款多次逾期,导致出现代偿风险;招投标领域违规问题多发,4户企业违规转分包、虚假分包,涉及项目资金2.3亿元;8户企业存在应招标而未招标、化整为零规避招标、围标串标等招投标不规范问题,涉及项目资金5.93亿元。

辽宁

附件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省直部门预算制度规定执行不严格:3个单位3258.84万元采购项目未纳入政府采购预算。

二、重大政策措施和重点项目审计情况

1.“双一流”建设审计方面,6所高校未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未形成科研急需设备耗材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等采购机制。

2.城市燃气管网更新改造资金审计方面,4个市14个项目存在未办理施工许可、违规招投标或违法转分包等问题;9个市未及时支付工程款5.88亿元;2个市3个项目违反合同约定提前支付工程款0.33亿元。

3.公路建设养护相关资金审计方面,4个市****

三、农业农村和资源环境审计情况

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方面,灌区建设及运营管理不规范。12个项目建设单位违规招标或规避招标;7个项目共16个合同标段的相关企业出借或借用资质承揽工程;12个项目未按设计施工或施工质量不满足行业规范要求。

吉林

附件

一、省级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情况

政府采购程序不合规。2个单位6个项目5291.14万元年初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67个部门单位的327个政府采购项目1.95亿元采购程序启动较晚,未按规定在当年6月底前提报采购计划;3个部门单位4个项目2189.54万元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或未及时签订采购合同。

二、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审计情况

1.政策落实及项目推进方面,4市县21个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教学设备政府采购项目未开展或未按计划完成,涉及资金2775万元。

2.学生餐供餐管理方面,27所学校食堂委托经营未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35所学校未将部分大宗食材纳入集中采购范围;21所学校未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或未按照招标文件中要求的食品安全责任险保额与供餐企业签订采购合同。

3.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不严格,政府采购价格虚高。2020至2023年,14市县15家殡葬服务机构向5家供应商采购福田牌E1、E2遗体接运车47辆,采购价格为14.94万元至22.5万元不等,其中E2遗体接运车实际市场售价为12万元左右,采购过程中涉嫌利益输送。

4.项目管理不规范,多申报财政补贴资金。4市县未经政府采购或公开招标将投资额1.41亿元的5个清洁取暖项目,直接委托给相关施工企业实施;1县8家县域外企业违规将中标的全部12个标段转包给县域内企业实施,涉及合同金额8053.5万元。

三、重点涉农项目和资金审计情况

1.未严格履行管护责任,3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分有机肥发酵点、智慧化设备等设施设备,建成或采购后一直闲置,涉及资金556.92万元。

2.未严格招标采购管理。3县7个项目未履行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程序,直接指定实施单位,涉及资金1.36亿元;4县5个污水处理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评标利益相关方未按规定回避、投标单位业绩不符合要求仍然中标等问题。

黑龙江

附件

一、重点资金审计情况

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专项审计调查方面,部分公立医院未按规定采购医疗设备耗材。16家公立医院存在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未经集体研究购买医用耗材设备、捆绑购买耗材等问题。

森林质量提升相关资金审计方面,部分县****

二、审计移送问题线索情况

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主要是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违规指定供应商、围标串标操控结果、违规出借资质、公职人员参与工程承包涉嫌利益输送等。

上海

附件

一、财政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1.市级财政管理审计方面,47家医疗机构违规收费或未通过阳光平台采购耗材,多结算医保基金1021.75万元。

2.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方面,采购不规范。一是采购程序不符合规定。3家单位的8个项目采购程序不规范或招标流于形式,涉及金额1240.04万元。二是提前支付款项或跟踪监管缺失。5家单位在工作未实际开展或合同约定事项未完成的情况下提前支付款项7675.44万元。5家单位未对18个采购服务项目跟踪监管,合同约定的部分服务被转包或未按合同履约,涉及金额5859.71万元。三是履约保证金未及时退还。2家单位的64个项目超比例收取保证金或保证金未及时退还,涉及金额619.64万元。

3.本市市级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精细化管理审计方面,部分项目成本控制不精细。已竣工的12个航道疏浚工程项目,由于概算和招标控制价编制不合理,导致工程费用增加。

浙江

附件

一、财政管理和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对8家省级部门和2家省级部门重点下属单位开展审计,重点关注预算编制、收支管理、政府采购,以及过紧日子要求落实等方面内容,发现部分单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政府采购程序不合规、履约监管缺失。6家单位政府采购项目存在决策或招标程序倒置,单一来源采购依据不充分等问题,涉及金额3333万元;8家单位存在项目未组织验收或虚假验收,未监督供应商履行合同约定义务,提前支付合同款等问题,涉及合同金额3051万元。

2.招投标管理审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应公开招标而未公开招标。3个县违规将224个应公开招标的政府投资项目直接委托国企实施,共计投资金额11.08亿元;7个县以“化整为零”方式拆分293个项目规避招标,共计投资金额28.08亿元。二是违反公平竞争原则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4个市县33个建设项目在招标文件中违规设置限制性条款,涉及合同金额233.97亿元;2个县43个项目违规采用邀请招标、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限制投标人范围,涉及投资金额1.09亿元。三是涉嫌围标串标、违规转包。3个市县6个项目涉嫌围标串标,涉及投资金额1.5亿元;2个市县336个项目涉嫌违规转包,涉及合同金额6.62亿元。

二、重点民生审计情况

对浙江省级2家公立医院和32个市县62家公立医院开展审计,重点关注公立医院诊疗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内容,发现9家医院未通过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违规线下采购5101万元高值医用耗材,不利于采购价格公开透明;5家医院以配套受赠获取或者低价购买的医疗设备为由,未经公开采购程序直接向原设备供应商采购相关试剂耗材5895万元。

安徽

附件

一、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和重点事项审计情况

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方面。1.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开展不规范。14个部门和1家所属单位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编制不完整,涉及金额8359.17万元;6个部门未制定或未及时更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1个部门将1个应由本单位直接履职的事项委托第三方实施;3个部门未对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绩效评价。2.政府采购项目管理薄弱。1家所属单位1个项目采购方式不合理;5个部门和5家所属单位26个项目设置评分条件不合理;1个部门2个项目违规转包;1个部门2个项目投标人资格审查不严格;2个部门和1家所属单位3个项目投标人存在串通投标问题。

对所属单位监管和内部控制方面,3所高职院校教材采购不规范,工程项目管理不严格。

二、重大政策和资金审计情况

全省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管理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2017年以来全省2778家单位2.07万个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招投标行为监管不严。由于对招标代理机构管理不到位、电子招标投标中串通投标认定办法缺失等,718个项目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公开招标或虚假招标,417个项目未按规定进场交易;93个项目存在价格确定依据不充分、询价不规范、多计工程量等导致招标控制价编制虚高问题,增加建设成本;1460个项目投标人存在涉嫌串通投标、伪造业绩或资质谋取中标等问题。

2.评标评审和标后履约管理不善。一是过程不合规,影响中标结果。39个项目评标委员会组成不合规,200个项目评标评审出现计分等错误,109个项目评委打分存在倾向性。二是专家选择使用不规范,有损客观公正。5个市****

三、全省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管理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2017年以来全省2778家单位2.07万个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招投标行为监管不严。由于对招标代理机构管理不到位、电子招标投标中串通投标认定办法缺失等,718个项目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公开招标或虚假招标,417个项目未按规定进场交易;93个项目存在价格确定依据不充分、询价不规范、多计工程量等导致招标控制价编制虚高问题,增加建设成本;1460个项目投标人存在涉嫌串通投标、伪造业绩或资质谋取中标等问题。

2.评标评审和标后履约管理不善。一是过程不合规,影响中标结果。39个项目评标委员会组成不合规,200个项目评标评审出现计分等错误,109个项目评委打分存在倾向性。二是专家选择使用不规范,有损客观公正。5个市****

江西

附件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部门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部分单位往来款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二是个别单位单一来源采购实施不规范。三是个别单位建设项目超概算,应报批未报批。

二、重大政策及项目审计情况

对8个县2020年至2023年开工建设的157个EPC建设模式公共工程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主要问题有:

1.项目建设及决策程序不够完备。部分项目未批先建;部分项目在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合格的情况下开工;部分项目在前期工作不充分的情况下,采用EPC建设模式发包。

2.项目招投标管理不够规范。部分项目招标时未按规定要求投标人竞争报价;部分项目先开工后招标,或应招标未招标。

3.项目设计及评估审核不够严格。部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编制不合理,项目后期变更较大;部分项目施工图预算编制和评审时间滞后,难以发挥成本管控作用;部分项目过度设计,增加建设成本;部分项目审核不严,多计工程款或进度款。

三、重点民生保障审计情况

公立医院对外合作行为不够规范。有的医院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指定或沿用过期合同与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合作。医药采购管理还需完善。有的医院在中选品种采购任务未完成的同时,自行采购了高价非中选品种;有的医院阳光采购平台采购挂网价与实际采购价不符。

山东

附件

一、省级财政管理及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政府采购及购买服务程序和内容不合规。7个单位为规避政府采购流程,化整为零开展采购,涉及资金4184.17万元。8个单位采购程序滞后或采购内容重复等,涉及资金1122.76万元。9个单位政采项目存在违法分包、违规转包、合同条款不合理等问题,涉及资金2561.72万元。2个单位将应直接履职的事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转给相关单位,涉及资金18.53万元。

二、扩大有效投资重点任务落实审计情况

部分项目违规建设。10个项目存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招标方式等问题,涉及合同金额63.46亿元。2个项目工程建设与施工图纸或设计要求不符,增加工程安全隐患。

部分项目工程款支付条件不合理。5个项目单位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的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比例,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涉及合同金额60.76亿元。4个项目的施工合同约定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前,仅支付较小比例工程款甚至不付款,涉及合同金额1.74亿元。

河南

附件

一、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不够严格。一是6个省直部门及35家所属单位、15家法院和检察院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精准。二是1个省直部门及6家所属单位、10家法院和检察院采购设备等程序不规范,涉及金额1.17亿元。三是1个省直部门及6家所属单位在组织采购、合同执行等环节审核把关不严,造成无资质单位中标采购项目。

二、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1.重点防洪工程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13个市150个重点防洪工程项目,发现15个县30个项目存在先施工后招标、评标不规范等问题。

2.高速公路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52个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运营等情况。从审计情况看,高速公路建设整体有序推进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管控等工作不断加强。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26个项目未按招标文件要求与中标方签订施工合同,因后期材料价差调整造成多支付建设资金9259万元。二是7个项目存在中标单位履约不规范等问题。三是6个项目超进度支付勘察设计款2518.12万元。四是2个项目因价差调整不规范等原因多支付工程款346.02万元。

3.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省本级和9个市23家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从审计情况看,相关医院推动“三医”协同治理,不断完善便民就医举措,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使用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公立医院不同程度存在重复收费、加价销售药品等问题。二是部分药品耗材不严格执行采购政策,15家医院线下采购药品耗材,18家医院采购高价非中选品种。三是部分医院招标采购不合规,9家医院在招标文件中设置排他性条款,18家医院招标采购时应识别未识别投标企业围标等行为,9家医院将应招标项目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招标。

湖北

附件

一、省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1.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不规范。2个项目应招标未招标,涉及金额206.93万元;3个项目先确定供应商、后补办采购程序,涉及金额1054.23万元。

2.收支管理不严格。2个部门及10家单位应收未收租金、采暖费等483.61万元,应缴未缴租金、利息等2256.92万元。2个部门及2家单位超标准收取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4106万元。5个部门及2家单位5176.43万元往来款长期未清理。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情况

主权外贷和援款及预算内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方面,4个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审查把关不严,存在违规以邀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未废止利益关联单位联合投标行为等问题;4个项目转包、违法分包工程;9个项目未按设计要求施工,部分工程出现裂缝、空洞等。

三、重点民生项目资金审计情况

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专项审计调查方面,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政策执行不严。4家医院部分医用耗材未按规定在省药械集采平台采购;7家医院药品耗材采购存在直接确定供应商、政府采购程序执行不规范等问题。8家医院采购试剂耗材时,要求供货商免费或低价提供医疗设备、免费装修等;4家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存在围标串标或应招标未招标等问题。

湖南

附件

一、省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电子卖场管理混乱。一是电子卖场商品价格普遍虚高。电子卖场销售的260种标准化商品中,有185种商品售价高于同期主流电商均价,占比71%。二是部分采购单位利用电子卖场“背书”,有的先线下签订合同再到电子卖场“补单”,有的人为拆分采购。2024年,省本级付款时间早于电子卖场下单时间的采购交易额达1.84亿元。三是供应商资质存在突出问题。入驻电子卖场的供应商中,厂商及品牌代理商仅占比0.12%,贸易经销商占比99.88%,有16家供应商已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仍在电子卖场销售。

二、省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政府采购不规范。一是12个部门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先实施后补办手续等,涉及金额9215万元。二是6个部门通过拆分项目等方式规避公开招投标,涉及金额2590.06万元。三是7个部门采购项目超进度付款或多付款项,涉及金额2226.8万元。

三、重点专项审计情况

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方面,重点对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展了跟踪审计,对城陵矶等3条高速公路开展了竣工决算审计,发现有4个项目招投标管理不规范,部分项目存在违规分包问题。

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审计方面,重点对省本级以及4市20家医院开展了审计。发现有8家医院233种药品、242种耗材未完成带量采购任务;有6家医院药品耗材库存管理存在漏洞,各环节数据严重失真,涉及采购金额876.34万元。四是有5家医院将绩效薪酬与检查检验收入挂钩。

农田水利建设审计方面,重点对3个县开展了审计,发现项目存在围标串标、先实施后补办招标手续、违法转分包等问题,涉及项目金额1.01亿元。

四、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对3家省属国有企业开展了审计,发现有7个工程建设项目、84项物资及服务未按规定招投标或采购。

对22个省直部门开展了信息系统建设专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违规自行建设。48个政务信息系统未经前置技术审查和立项审批,涉及金额5746.17万元。二是采购管理不规范。30个信息化项目通过拆分规避政府采购程序,或先实施后补办采购手续,采购流于形式,涉及金额2830.99万元。

广东

附件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项目执行程序不规范。5个部门和5家所属单位的32个项目采购程序倒置、采购方式违规、被违规转包分包等,涉及1.49亿元。项目支出绩效不佳。3个部门的38个信息化项目存在功能近似或重复、使用低效等情况。

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审计情况

一些地方债券项目管理不到位。一是1个市3个项目年度实际收益未达预期,涉及6.60亿元。二是1个市由于招标、征地拆迁等原因,部分项目未能开工或推进缓慢需要调整,涉及专项债券资金13.89亿元。

三、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审计情况

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4个县有7个项目通过设置不合理条款变相排斥潜在投标人等方式违规招标,涉及6.21亿元。3个县的5个项目施工和监理事项被违规转包转让,涉及1152.68万元。

四、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审计了省能源集团能源项目、湛江机场迁建工程建设等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1.建设成本控制缺失。2个合同金额为10.59亿元的项目,招标工程量清单存在大量错漏,施工单位通过工程量调整、设计变更等增加结算金额,且部分变更依据不充分,增加建设成本2567.39万元。1个项目价值18.99亿元的设备因质量缺陷,导致多次检修及非计划停运,未按购买合同约定索赔,涉及损失2544.1万元。1个项目因部分设计内容未实施、重复多计费用等,多计建设成本1942.03万元。

2.项目监管不严。1个项目的4项工程变相指定供应商,或排斥部分潜在投标人,涉及中标金额4787.55万元。3个项目的工程被违规分包,涉及2.13亿元。1个项目的消防、机电安装等工程偷工减料、少建部分配套设施,涉及479.39万元。

审计了省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2020年9月至2024年12月建设情况,在项目招标、建设、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项目招标采购不规范。7个项目存在串通投标行为,涉及7.29亿元。部分冷链项目的设备采购未经招标即委托承建单位采购,涉及6031.04万元。43个项目制冷设备分包人与总承包人存在关联关系,涉及2.40亿元。

2.部分项目建设监管不到位。28个项目存在偷工减料等问题,涉及工程造价8643.05万元。2个项目超进度支付工程款606.26万元。54个EPC项目未落实招标文件价格条款,总承包价至今不明确。

审计了16家公立医院2022年至2024年6月药品医疗器械采购等情况,在医疗设备和耗材采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6家医院通过违规设置排他性参数等方式变相指定供应商,招投标程序流于形式,涉及医疗设备采购项目13个、1.76亿元。7家医院接受耗材经销商提供的免费或低价医疗设备后,违规捆绑采购试剂耗材,涉及9596.12万元。

广西

附件

一、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政府招标采购管理不严。一是6个单位存在项目化整为零、合同到期后直接续约未重新公开招标等规避政府招标采购问题,涉及金额1355.87万元。二是2个单位部分项目存在违规确定中标单位、围标串标等虚假招标问题,涉及金额2790.88万元。三是7个部门19个单位存在采购程序倒置等招标采购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3325.87万元。

二、优化营商环境审计情况

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3县2所高校在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时,违规设置地方税收贡献率等具有地域性限制条件,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三、商务发展领域审计情况

部分项目招标采购程序不规范。一是2个项目存在招投标不规范、未按照最低价成交原则进行询价采购等问题,涉及招标采购金额528.1万元。二是3个项目的部分子项工程存在先实施后招标、投标单位数量不足最低标准仍开标等问题。

海南

附件

一、省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开展省直30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发现有19个单位违反政府采购及政府购买服务管理规定。11个单位在政府采购中,存在违规设定招标条件、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等问题,涉及金额7970.31万元。9家单位监管不力,存在采购项目合同约定与招标文件不一致、合同履约不到位等问题,涉及金额1106.55万元。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情况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资金使用跟踪审计情况。重点审计运动会筹备相关物资和服务采购管理、赞助物资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发现5个物资及服务采购项目管理不规范、2个项目验收推进慢、未按要求完成赛后资产清查造册工作等问题。

三、政府投资审计情况

1.预算和招标控制价虚高。2个项目业主单位未按规定开展施工图预算编制和审核,通过重复计取、多计工程量等手段,虚增预算3.65亿元,导致招标控制价虚高。

2.违规招投标。业主单位管理不到位,3个项目存在违规设置造价咨询服务招标评审加分项从而排斥潜在投标人、违规将监理业务发包给不具有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施工标投标人串通投标等问题。

重庆

附件

一、对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的审计情况

1.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方面,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不到位。7个部门(单位)未编制年初预算或超预算实施政府采购。6个部门(单位)及其下属单位通过直接发包或倒置采购程序等采购货物或服务。7个部门(单位)及其下属单位存在政府采购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或未按招标文件签订合同等问题。

2.区县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方面,预算分配管理不到位。部分区县代编预算管控不严,存在预算应细化未细化到具体实施单位等问题。部分区县未编制年初政府采购预算。

二、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审计情况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审计方面,10个区县****

三、对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富民惠民政策落实的审计情况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农村校舍安全保障相关资金审计方面,29个新建校舍、设备采购等项目建成或设备购置后闲置。

四川

附件

一、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1.执行财经纪律不够严格。有9家单位以拆分合同、协商或直接指定方式规避政府采购,涉及1520.64万元。

2.抽查13个部门的83个政务信息系统发现,建设管理不规范。3个部门自行建设的8个系统未经审批备案程序。3个部门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将12个系统交由下属事业单位实施。

二、预算内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1.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有4个项目招投标程序不规范,涉嫌违法分包或通过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涉及资金2.3亿元;有20个项目在未取得用地预审手续的情况下审批立项,其中8个项目立项批复超过1年仍未取得用地预审手续。

2.重点审计2022年至2024年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部分改革任务推进滞后,截至2024年12月底,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系统未立项建设,制约监管效能提升;数字证书未互通互认。系统互联共享不畅影响功能发挥,省本级交易服务系统与政府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系统互联互通存在障碍,制约信息共享共用;省综合评标专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校验、比对机制缺失,未发现55名专家应依规回避。

三、民生资金项目审计情况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农村校舍安全保障相关资金审计情况方面,重点审计两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涉及16县****

贵州

附件

一、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审计情况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方面,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严,违规问题仍然频发。一是7个项目先施工后招标或规避公开招标。二是6家单位违规实施19个“多边”工程。三是3个项目未办理竣工验收或消防验收即投入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四是2个项目违法分包或违法转包给个人。五是2个项目涉嫌围标串标。

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1.学生餐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增加采购中间环节,变相推高学生餐食材成本。一是3个区县4家国有企业将学生餐食材配送权转包给其他企业,并收取管理费992.2万元。二是2个区县对学生餐食材采购监管不严,导致食材配送企业增加采购中间环节,并通过层层加价方式赚取购销差价540.63万元。三是6个区县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未按合同约定开展询价或询价工作开展不到位,导致营养餐食材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增加成本385.06万元。

2.医疗卫生资金方面,违规采购问题多发。一是变相指定设备供应商绑定耗材供应权,违规更换供应商,导致高价采购耗材造成损失111.86万元。二是影像设备采购成本控制不力,以188.38万元采购供货商进价为68.57万元的设备。三是医院虚报消毒供应室清洗岗和导诊岗服务人数提高采购预算,实际服务合同单价比预算评审价高出716.46元/人/月。四是对物业服务考核监管不力,物业公司2023年涉嫌虚报在岗人数11人,增加医院运营成本。

三、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1.企业国有资产方面,内部管理混乱,财经纪律执行不严。1户国有企业未经区政府决策购买资产11.52亿元,违规拆分、规避招标采购装修业务576.57万元。

2.行政事业资产方面,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关注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资产采购随意性较大。一是28家单位超标准25.53万元购置124项资产。二是1家单位擅自变更采购合同约定设备内容,2654.29万元设备未验收且长期闲置。

供稿|辛美玉

排版|何紫妍

审核|张松伟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为转载的内容,信息准确性与完整性由原发布方负责。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渠道,不对此类内容的真实性、专业性及适用性承担保证责任,仅供用户参考借鉴。
关注乙方宝服务号,实时查看招标信息>>
中标信息推荐
模拟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