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点击登录查看,****)
****
各市****
为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项目实施质量,提前谋划后续实施项目,经研究,决定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储备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项目名称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项目。
二、申报原则
(一)坚持优中选优。各地要严格对照申报条件,积极组织申报。省厅将着重对优势特色明显、融合发展程度高、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强的项目择优纳入储备。
(二)坚持储备优先。今后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项目,将从储备项目中优先选择,未列入项目储备的,原则上不安排资金支持。
(三)坚持动态更新。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政策导向,每年度对储备项目进行更新,及时剔除储备项目中不符合要求的项目,递补新增符合要求的项目。
三、申报条件
(一)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所申报产业应属于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和省委、省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原则上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市****
(二)农业产业强镇。要求主导产业突出,思路目标清楚,建设内容明确,资金使用规范,联农带农机制突出;明确1个主导产业(不含休闲农业),并带动发展一批产业强村;乡镇域内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以上,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不低于1.5亿元(脱贫地区****
(三)限制条件。近两年发生重大农业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被省级及以上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或市****
四、工作要求
(一)名额分配。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储备项目,由各市****
(二)申报材料。各市****
(三)其他事项。此次申报是提前开展的项目储备,省农业农村厅将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方案全面审核,通过审核的纳入储备项目,后续优先向农业农村部正式推荐申报,未通过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推荐。
1.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储备项目建设方案(模板)
2.农业产业强镇储备项目申报表和建设方案(模板)
****
附件1
(具体产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储备项目建设方案
(模 板)
***市****
2025年**月**日
一、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基本情况
(一)全市(州)主导产业基本情况
1.发展基础。包括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等主导产业产业链发展情况,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情况,2024年主要产品产销衔接和各类财政资金支持情况,明确截至2024年底主导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以及一产、二产、三产产值等基础数据。
2.经营主体。包括省级(含)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相关经营主体情况,订单生产等联农带农具体形式和效果等。
3.支持政策。包括省级出台申报产业的指导意见、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等。
请填报主导产业全市(州)基本情况表(附后)。
(二)产业集群建设区域主导产业基本情况
1.发展基础。建设区域内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等主导产业产业链发展情况,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情况,2024年主要产品产销衔接和各类财政资金支持情况,明确截至2024年底主导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以及一产、二产、三产产值等基础数据。
2.经营主体。建设区域内省级(含)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相关主体情况,订单生产等联农带农具体形式和效果等。
请填报主导产业建设区域内基本情况表(附后)。
二、思路目标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思路和目标任务。
需说明:项目三年建设期要解决的产业短板和弱项;三年建设期结束后可实现的目标产值、产业链竞争能力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情况等;每个建设年度结束后可实现的目标产值、产业链竞争能力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情况等。
三、建设布局
结合每个建设县(市、区)的产业优势和特点,总体描述产业集群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总体框架和空间布局。描述每个县(市、区)承担的功能和任务分工(写明该县任务分工在本省产业链中的作用)。
四、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
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内容中,布局到市、县的建设内容,须逐个市(州)、逐个县(市、区)说明。资金按第一年6000万元、第二年7000万元、第三年7000万元,细化具体建设内容与资金安排。
五、组织实施
包括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管理实施、联农带农、滞销监测预警、资产管理、指导服务、技术支撑等方面措施。
六、附件
市(州)政府出台的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规划或指导意见,建设区域、主体和内容遴选论证情况,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此部分只列证明材料题目。
主导产业市(州)基本情况表
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名称 | ||
本市(州)全产业链总产值 (亿元) | ||
本市(州)高标准农田建成 面积情况(万亩) | ||
产业集群建设区域 (逐项列出布局的县、市、区) | (第一年建设布局县、市、区) | |
(第二年建设布局县、市、区) | ||
(第三年建设布局县、市、区) | ||
一产情况 | 农产品总产量(万吨) | |
二产情况 | 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数量①(个) | |
加工企业和合作社营业收入(万元) | ||
三产情况 | (一)生产性服务②(万元) | |
其中:主体数量(个) | ||
营业收入(万元) | ||
(二)批发零售仓储运输服务③(万元) | ||
其中:从业主体数量(个) | ||
营业额(万元) | ||
(三)电子商务服务(万元) | ||
其中:从业主体数量(个) | ||
营业额(万元) | ||
(四)乡村休闲旅游业(万元) | ||
其中:接待人次(万人次) | ||
营业收入(万元) | ||
(五)其他(万元) | ||
经营主体及联农带农 | 本市(州)从事主导产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个) | |
其中:国家级以上龙头企业(个) | ||
本市(州)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民合作社(个) | ||
其中:省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数量(个) | ||
本市(州)从事主导产业的家庭农场(个) | ||
本市(州)主导产业涉及的农户数量(万户) | ||
本市(州)从事主导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
注:①二产产值统计范围为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和合作社。
②生产性服务包括种子种苗培育、畜牧良种繁殖、农业机械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畜禽粪污处理等。
③批发零售仓储运输服务从业主体是指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批发、零售、仓储、运输服
务等各类主体,如果该主体服务涉及多个产业,营业额只填写涉及主导产业的部分。
主导产业建设区域内基本情况表
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名称 | ||
建设区域内全产业链 总产值(亿元) | ||
本市(州)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情况(万亩) | ||
一产情况 | 农产品总产量(万吨) | |
二产情况 | 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数量①(个) | |
加工企业和合作社营业收入(万元) | ||
三产情况 | (一)生产性服务②(万元) | |
其中:主体数量(个) | ||
营业收入(万元) | ||
(二)批发零售仓储运输服务③(万元) | ||
其中:从业主体数量(个) | ||
营业额(万元) | ||
(三)电子商务服务(万元) | ||
其中:从业主体数量(个) | ||
营业额(万元) | ||
(四)乡村休闲旅游业(万元) | ||
其中:接待人次(万人次) | ||
营业收入(万元) | ||
(五)其他(万元) | ||
经营主体及联农带农 | 建设区域内从事主导产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个) | |
其中:国家级以上龙头企业(个) | ||
建设区域内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民合作社(个) | ||
其中:省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数量(个) | ||
建设区域内从事主导产业的家庭农场(个) | ||
建设区域内主导产业涉及的农户数量(万户) | ||
建设区域内从事主导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
注:①二产产值统计范围为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和合作社。
②生产性服务包括种子种苗培育、畜牧良种繁殖、农业机械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畜禽粪污处理等。
③批发零售仓储运输服务从业主体是指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批发、零售、仓储、运
输服务等各类主体,如果该主体服务涉及多个产业,营业额只填写涉及主导产业的部分。
***(地级)市、州****县(市、区)基本情况表
(本表由产业集群建设县市区逐个填写)
县(市、区)集群建设工作联系人: 联系方式(手机): | 填表人: 填表日期: | |||||
名称 | 内容/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在产业集群中的功能定位(最多填2项) | —— | |||||
基础设施 | 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情况 | 万亩 | ||||
主导产业 | 种植业、渔业填报:种植(养殖)面积 | 万亩 | ||||
畜牧业填报 | 存栏量 | 万头 | ||||
出栏量 | ||||||
主导产业总产值 | 万元 | |||||
其中:一产产值 | ||||||
二产产值 | ||||||
三产产值 | ||||||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 % | |||||
经营主体 | 从事主导产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 | 个 | ||||
名称 | (请逐一列出企业名称) | —— | ||||
… | —— | |||||
从事主导产业的省级龙头企业 | 个 | |||||
名称 | (请逐一列出企业名称) | —— | ||||
… | —— | |||||
从事主导产业的合作社 | 个 | |||||
从事主导产业的家庭农场 | 个 | |||||
联农带农 | 主导产业相关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 | 个 | ||||
订单农业从业人数 | 万人 | |||||
主导产业带动就业人数 | 万人 | |||||
其中:二、三产业就业人数 | ||||||
主导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万元 | |||||
科技创新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 | ||||
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引进推广经费支出 | 万元 | |||||
省级及以上科研单位设立研发平台 | 个 | |||||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 人 | |||||
品牌建设 | 注册商标数量 | 个 | ||||
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面积 | 亩 | |||||
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个数 | 个 | |||||
主导产业产品是否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 是□ 否□ | —— | ||||
支持保障 | 本地财政投入 | 万元 | ||||
撬动金融投入 | ||||||
社会资本投入 |
注:填报数据以2024年底的统计数据为准。
附件2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储备项目申报表
一、乡镇基本信息 | ||||||
乡镇名称: 省(区/市**** | ||||||
农业主导产业(具体品种类别): | ||||||
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亩): | ||||||
是否属于832个脱贫县**** 是否属于革命老区**** | ||||||
是否属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 ||||||
乡镇填报人: 填报人联系电话(手机):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 ||||||
县级审核人: 审核人联系电话(手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 ||||||
二、乡镇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 ||||||
编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2年数值 | 备注 | ||
1 | 乡镇农业主导产业情况 | |||||
1.1 | 主导产业种养面积 | 亩/其他单位 | ||||
1.1.1 | 其中:标准化种养基地面积 | 亩/其他单位 | ||||
1.2 | 主导产业产量 | 万吨/万头/其他单位 | ||||
1.2.1 | 其中:标准化种养基地产量 | 万吨/万头/其他单位 | ||||
1.3 | 镇域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
1.4 | 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 | 亿元 | ||||
1.4.1 | 其中:主导产业农业产值 | 亿元 | ||||
1.4.2 | 主导产业加工业产值 | 亿元 | ||||
2 | 乡镇主导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 |||||
2.1 | 主导产业从业农民人数 | 人 | ||||
2.2 | 主导产业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万元 | ||||
2.3 | 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从业农民人数 | 人 | ||||
2.4 | 县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万元 | ||||
2.5 | 主导产业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 | / | ||||
3 | 主导产业经营主体情况 | |||||
3.1 | 镇域地市**** | 个 | ||||
3.1.1 | 其中:地市级龙头企业 | 个 | ||||
3.1.2 | 省级龙头企业 | 个 | ||||
3.1.3 | 国家级龙头企业 | 个 | ||||
3.2 | 镇域农民合作社数量 | 个 | ||||
3.2.1 | 其中:地市级(含)以上示范社 | 个 | ||||
3.3 | 镇域家庭农场数量 | 个 | ||||
3.3.1 | 其中:地市级(含)以上家庭农场 | 个 | ||||
3.4 |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 | 个 | ||||
3.4.1 | 其中:地市**** | 个 | ||||
3.5 | 其他地市级(含)以上产业主体 | 个 | ||||
3.6 | 主导产业品牌认证数量 | 个 | ||||
3.6.1 | 其中:绿色食品认证 | 个 | ||||
3.6.2 | 有机食品认证 | 个 | ||||
3.6.3 | 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 个 | ||||
3.6.4 | 其它省部级认证 | 个 | ||||
3.7 |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 | % | ||||
三、规划编制情况 | ||||||
县**** | ||||||
四、主导产业支持政策情况 | ||||||
县**** | ||||||
五、各级部门意见及盖章 | ||||||
申请县(市、区)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
推荐意见 | 推荐意见 |
注:提供与主导产业发展、主体培育等相关的证明材料,如龙头企业、品牌认证等。
农业产业强镇储备项目建设方案
***市(州)
***县(市、区)
2025年**月**日
一、乡镇基本情况
介绍建设乡镇区****
二、主导产业情况
(一)发展现状。包括产业发展规划、配套设施建设、农民从业积极性、产业融合发展等基本情况;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工仓储流通销售等产业链建设情况;产品产销衔接、科技人才支撑、技术研发应用、各类财政资金支持等保障情况。
(二)主体培育。包括乡镇区****
(三)存在问题。目前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建设思路目标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思路原则、任务目标,2个产业强村建设情况。(包括主导产业全产业链目标产值、生产能力提升、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情况)。
四、主要建设内容及资金测算
结合乡镇资源禀赋、市****
资金使用表
序号 | 建设项目名称 | 建设承担主体 | 建设 地点 | 主要建设 内容 | 总投资(万元) | |||
合计 | 中央财政 奖补资金 | 地方财政资金 | 自筹 资金 | |||||
合计 |
注:表中应明确300万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主体及内容。建设地点应具体到乡镇以下。
五、效益分析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
六、支持政策
县****
七、组织保障
包括组织领导、建设运营、资产管理、联农带农、滞销预警监测、产业指导服务、宣传推介等方面采取措施。
附件材料
申报表中涉及的重点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者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编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