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关于我们

圳理工大学-北师香港浸会大学2026年春季博士合作项目招生公告

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 全部类型 2025年10月29日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乙方宝会员用户开放,会员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圳理工大学-北师香港浸会大学2026年春季博士合作项目招生公告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加强科研合作,利用现有的学术优势、资源和设施,实现人才培养优势互补,经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点击登录查看友好协商,双方于2025年5月达成协议,开展博士研究生合作项目,在多个领域发展创新博士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博士人才。

现启动2026年春季学期博士合作项目招生工作,入学时间为2026年2月,欢迎优秀学子踊跃申请!

一招生专业

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修读期限

博士研究生的常规修读时长为48个月

三语言

英语


学位证书

学生完成学业并达到毕业要求后,可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学位,学历可获教育部留服中心认证。

申请条件

(参照香港浸会大学的标准)

(一)博士申请者须具备以下任一条件

1.教育部认可的高校或相当机构所授予的硕士学位;

2.教育部认可的高校或相当机构所授予的一等荣誉学士学位,需提供相关研究成果或研究经历的证明。

(二)语言要求

非英语母语者或之前就读的本科高校为非全英文授课的申请者,须提供以下任一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结果:

托福(网考):79(阅读、听力、口语不低于18,写作不低于19);

雅思(学术类):6.5(各项小分不低于5.5);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总分不低于500分,且口语考试成绩不低于B。

*不接受家庭版托福iBT和IELTS Indicator。

*所有英语考试成绩自考试日期起两年内视为有效。

具体入学要求请以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s:****。

申请材料

申请需准备下列所需的相关资料:

1.毕业证和学位证(本科及/或研究生)

2.课程成绩单(本科及/或研究生)及绩点证明

3.研究计划(英文)

4.英语授课证明/英语水平测试成绩

5.两位学术推荐人信息

6.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出版物、奖项、专利等)

7.身份证(双面)/护照扫描件

8.个人简历(英文)

请注意,如上述材料不完整,将会影响申请进度。

学费、奖学金及其他补贴

1.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将支付合作项目博士生4年全部学费(每生学费9万元/年,共四年),并提供前12至18个月(以实际在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的学习时间为准)每月不少于6000元人民币津贴。

2.博士生研究项目深造培养期间(预计后30-36个月,以实际培养时间为准),点击登录查看导师为学生提供每月6000元津贴。

申请方式

申请人查看附件一《点击登录查看-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合作课题清单》,查看导师合作情况及其招收博士生的研究课题,自行联系双方导师,获得初步招收意向。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附件

获得双方导师同意后,申请者需:

1.在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研究型研究生课程报名申请系统(https:****;

2.在https://wj.qq.com/s2/****/b37d/填写报名登记表,其一未完成者视为报名无效。

申请截止时间为:****

温馨提醒:

1.申请人需提前与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以及点击登录查看导师沟通并获得其同意后,选择意向导师及课题;

2.填写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线上申请系统时,对于意向导师需同时填写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以及点击登录查看导师的信息,邮箱信息请务必填写准确的工作邮箱(后缀为edu.cn/ac.cn的邮箱),否则会影响申请结果;

3.申请人提交申请时建议提交符合要求的英语成绩,或在申请时同时准备参加托福(网考)/雅思(学术)考试;

4.提交完整申请材料且符合面试条件者,将获安排参加英文面试;

5.线上申请含推荐人、导师确认等环节,系统确认需耗时。因名额有限,为避免影响申请,请在截止日期前至少1周提交线上申请,并及时查看进度。

联系方式

联系人:点击登录查看

邮箱:****@suat-sz.edu.cn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

(二)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院

电话:****

邮箱:****@bnbu.edu.cn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

合作高校介绍

点击登录查看自2018年开始筹备建设,于****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优质丰厚的科教产教资源为基础,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办学模式,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办大学,学科交叉建专业,三院一体育人才”为办学特色,坚持高起点、小而精办学,开展精英化本科教育,通过“学术、工程、创业”三轨培养,因材施教培养未来优秀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和创新企业家。

学校经过近7年的建设发展,已集聚了一支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包括海内外院士14人、国家级人才88人,48位长聘教师在海外获得终身教职,4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44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5位教师入选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学校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构建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首批建设7个学科交叉专业学院(生命健康、合成生物、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药、算力微电子)、8个前沿科技研究院(细胞与基因技术、未来农业、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智能机器人、高等教育、未来医学中心、Bio-X国际)及3个书院(袁庚、曙光、先行),以“三院一体”搭建形成“关键能力、知识体系、综合素养”的三维人才培养体系,首批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神经科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7个本科专业,在学术、创新、育人、开放及产教融合等多个维度取得显著进展,迅速崛起为深圳乃至大湾区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点击登录查看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代表,肩负着国家试点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使命,坚持以改革立校、以创新办学,以创新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优质高水平的科教产教平台资源,在正式成立元年被列入广东省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4年首年面向广东省招生喜获优秀生源,生源质量跻身于广东省高校第一方阵;2025年首次出省招生实现开门红,录取考生分数在各省排名均在前列,办学实力和办学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未来,学校继续在创新办学治校模式上先行先试、探索改革,立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挑重担、积极作为,锚定创建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进前行。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学校教师团队来自约40个国家和地区,学系专业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近90%拥有博士学位。拥有包括中科院院士,IEEE等国际学会会士在内的海内外优秀科学家。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双修、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新时代学子。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理工科技学院开设含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环境科学、食品学与工程、统计学等9个本科专业,此外,还开设五个专业方向的研究型硕博专业,包括: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化学和生物学。自2005年成立以来,学院稳步建立起以院士为核心,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的人才梯队。目前学院共有助理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90余人,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近年来,学院不断优化升级师资队伍,多位重量级专家和学者陆续加盟,现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会士、美国数理统计学会会士、英国皇家统计学会会士等在内的讲座教授7人。在科研和教学领域,多名教师获国家和省科研及教学基金资助,部分教师入选"珠江学者",或担任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任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方开泰教授连续九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9位学者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学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拥有广东省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获批设立数学和统计学两个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数学+N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并成立以两院院士为核心的高等研究院。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被列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学院依托这些优势科研平台,强化教学科研融合,已建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强化了交叉学科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


640 (513).web
关注乙方宝服务号,实时查看招标信息>>
模拟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