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关于我们

佛山市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候选人公示(原标题:佛山市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

广东佛山 2025-11-05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乙方宝会员用户开放,会员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下简称“第二轮省督”)以来,佛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动真碰硬、不折不扣抓好第二轮省督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切实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佛山绿美生态质量,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68项整改措施,已完成16项,其余事项达到时序进度;第二轮省督交办的151件信访件,已办结147件,阶段性办结4件。有关整改落实情况如下:

一、部分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不稳定。总体达标,但部分断面出现月度水质超标。2024年1-7月,西南涌断面水质出现单月超标,其一级支流街头涌(大榄涌)、山脚涌水质仍为劣Ⅴ类。国考高明河沧江水闸断面水质出现1个月总磷超标情况;国考顺德水道乌洲断面进入夏季后水质不稳定,出现2个单月溶解氧不达标的情况;国考容桂水道顺德港断面汛期受强降雨影响,出现单月总磷超标情况;漫水河断面汛期和岁末年初集中排水期、芦苞涌流域强降雨后总磷浓度偏高,受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影响较大。2024年1-7月,西江干流水道古劳断面、东海水道海陵断面、顺德水道乌洲断面总氮浓度较2020年增长。

整改进展:

(一)2025年1-9月,14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优良比例92.9%。每月开展水质会商研判,对水质异常波动断面开展排查并采取处置措施消除影响。西南涌一级支涌街头涌、山脚涌已消除劣V类。

(二)试点开展养殖池塘分区预排和错峰排水,做好雨前及初期雨水污染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试点厂、网、河、泵联合调度,加强污水处理厂雨前、初雨、雨中及雨后的精细化运行。

(三)明确养殖池塘尾水处理设施运维责任、设备流转、日常工作等内容。通过电价优惠、支持从租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费用等方式解决养殖池塘尾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明确养殖尾水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要求,梳理397个养殖池塘尾水排放监测点位信息协同推进建设。对已建成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发现的45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四)每月对纳入总氮考核的五个国省考重点断面以及上游主要支涌水质进行监测,及时通报总氮浓度状况,研判总氮攻坚形势。推进5座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作,截至9月底,3座通水试运行;2座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持续开展农户施肥调查,推广紫云英等绿肥种植技术,多渠道指导农户科学施肥。

二、一些区域内河涌水质污染严重。2024年1—7月,全市****

整改进展:

(一)2025年1-9月,全市246个主干河涌断面中27个断面劣Ⅴ类,劣Ⅴ类比例10.98%,达到控制目标。南海区主干河涌劣Ⅴ类比例24.68%,三水区主干河涌劣Ⅴ类比例13.79%,均达到控制目标。

(二)持续深化南海区黑臭水体治理,针对2024年抽测“返黑返臭”的5条河涌,已新建污水管网约35公里,实施市政污水管网错接混接整改、暗涵清污分流、工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措施,水质改善明显。进一步强化河涌巡查监管,已完成一轮南海区已验收黑臭水体监管巡查。

(三)持续开展污水管网查缺补漏工程、河涌排口排查整治和工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巡查维护,有效解决晴天污水溢流问题。

三、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效能不高。管网老旧破损淤积、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全市****

整改进展:

(一)完成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浓度提升方案,并推动“收污水、挤外水”各项工作。2025年1-9月,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较2024年同期提升12.5%。

(二)2024年,累计完成建制镇新建管网340公里、完成管网修复改造138.5公里、完成混错接整改143个和缺陷修复1334个。2025年1-9月,已完成199.19公里管网修复改造、232个错混接整改和267个缺陷修复,已完成24.89公里暗涵整治;青柯涌上游暗涵源头治理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可按期完成整治措施。

四、部分水环境治理工程进展滞后。南海区丹灶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高明中心城区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和明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均未完成;南海区西樵樵泰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狮山官窑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狮山松岗分散式处理设施,均处于前期阶段。2024年全市污水提质增效管网重点项目中,部分工程未按计划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进展偏慢。

整改进展:

(一)丹灶城区****

(二)有序推进各项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管网工程,禅城区****

(三)已完成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已基本完成万里碧道河涌入河排污口整治。

五、大气AQI达标形势仍然严峻。2021—2023年,佛山市臭氧评价浓度连续3年超过国家二级标准,AQI达标率均未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全市移动源污染排放量较大。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约70%,其中,全市柴油车保有量约34万辆,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排放氮氧化物占机动车排放的23%。货车闯禁问题频发。禅城、南海和三水区5个国控测点数据显示周边区域二氧化氮浓度偏高。三水区某投诉热点周边有涉气企业22家,因废气收集与治理效果不佳,遭到群众长期投诉。南海区仍有超过50家涉VOCs工序的凹版印刷企业未完成规范化治理。城区餐饮油烟管控不力。2023年以来,仅禅城区受理油烟扰民相关投诉就超6000宗。部分作业区域扬尘防控较差。禅城区某高铁施工工段、高明区某装饰有限公司部分物料未作有效覆盖,三水某水泥有限公司码头物料装卸过程中扬尘滚滚。

整改进展:

(一)进一步健全污染天气管控应对机制。每日会商并联合发布未来三天空气质量预报,对达到污染天气管控条件的加强管控,2025年1-9月全市未发生中重污染天气。

(二)做好货车闯禁违法查处。2025年1-9月,全市****

(三)2025年1-9月,完成137家凹版印刷、涂料油墨行业企业规范化治理工作,南海区2个凹版印刷园区建成投产。利用AI全过程监控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精准画像,精准打击活性炭吸附工艺超标、未按规定使用治污设施等违法行为。已将三水区某投诉热点问题纳入整治范围,对周边涉气企业进行梳理建档,推动企业深化整治,利用走航巡查和无人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企业落实整改,积极受理、办理群众投诉。

(四)开展餐饮油烟等问题专项整治,对禅城区文沙路、货站路等路段的露天烧烤档和辖区内反复投诉的餐饮单位油烟排放扰民情况进行排查、整治。指导餐饮服务单位选择合适的油烟治理设备并做好日常运行管理。在全市****

(五)已针对禅城区****

六、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监管存在漏洞。部分重点监管单位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佛山市****

整改进展:

(一)已取消佛山市某环保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收集试点资质。佛山市三水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已清理完796.43吨危险废物,降低库存风险。佛山某铝厂有限公司超期暂存危险废物已依法转运处置。佛山市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解决二次危险废物炉渣、飞灰超期贮存问题。

(二)开展机动车维修领域危险废物定量化专项整治,加强废机油、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筛选问题汽修企业纳入执法检查重点,推动废机油智能收集设备应用。截至9月底,全市废机油转移量同比增长16%,废铅蓄电池转移量同比增长18%,累计约1047家机动车维修企业安装废机油智能桶。积极推动在南海区建设废铅蓄电池交易园区。

(三)推动全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收集试点单位安装视频监控并对接到市无废城市管理平台,已有约1800辆危运车将车辆轨迹对接到市无废城市管理平台,基本实现对市内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收集试点单位的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对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全过程监控,建立健全我市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加强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管理。

(四)提升医疗废物信息化监管水平,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收集各环节全部落实医废种类、数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双人签名,保障全链条可追溯。建设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平台,可实时查看、监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数据。

七、建筑垃圾监管存在不足。佛山市****

整改进展:

(一)已编制印发《佛山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2030)》。

(二)截至9月底,全市开展建筑垃圾违规处置专项整治执法行动1509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434宗,清理违规倾倒、堆放建筑垃圾点位587处,清理建筑垃圾存量2.54万吨。

(三)通过电子联单从源头到终端将建筑垃圾产生量和种类、运输单位和时间、处置去向等信息纳入平台监管,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

(四)截至9月底,全市共设置装修垃圾中转场16个,暂存点667个。南海区、三水区各新增设立1处长期消纳场,设计消纳量共130万吨。

(五)高明区****

八、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薄弱环节。部分企业自行监测频次未达要求。广东某化工有限公司、佛山市****

整改进展:

(一)已完成广东某化工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某皮厂、佛山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自行监测问题的核查整改。持续监督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按照相关要求落实2025年度自行监测工作,重点关注企业自行监测超标情况,开展自行监测超标原因分析,及时落实隐患排查等整改措施。

(二)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填报管理,指导土地使用权人及时更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相关信息。

(三)特征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已完成基础信息调查、风险筛查,土壤和地下水采样、检测等工作,正在开展成果集成。

九、自然保护地监管不够到位。侵占生态保护红线问题时有发生。高明区辖区内某高铁项目侵占佛山高明茶山区级森林公园约31.2亩;高明某养殖有限公司违规将用地审批范围外鱼塘改造为污水处理设施,侵占生态保护红线约7.88亩。三水区乐平镇某原料场部分物料堆放区违规侵占生态保护红线。南海区西樵镇位于西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鱼塘旁搭建3个临时构筑物。问题图斑查处整改不及时。佛山三水县级森林公园内鱼塘填土仍未清理,佛山三水龙山市****

整改进展:

(一)已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明确市****

(二)全面加强佛山市自然保护地监管,通过对比年度卫星影像,提取各自然保护地变化图斑开展核查,同时做好国家、省下发的年度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人类活动点位线索排查整治。

(三)督促高明区辖区内某高铁项目建设单位按照临时用地批复要求,于2026年4月底拆除临时设施,2027年4月前完成土地复垦整改工作;高明某养殖有限公司已按程序办理了相关手续;三水区乐平镇某原料场已完成整改,现场已种植林木;已完成西樵山鱼塘旁搭建的3个临时构筑物的清理工作,目前正进一步提高整改质量;三水县级森林公园问题图斑已立案罚款,并已完成整改工作;三水龙山市****

十、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不到位。佛山大江大河桥梁多,水陆交通繁忙,突发事故对水源安全构成的威胁大,水源应急监测能力不足。藤溪水厂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堆放有建筑材料,二级保护区内某码头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某砂场违规进行砂石筛分作业,建设办公、生活板房。高明某码头部分作业区位于高明水厂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羊额—北滘水厂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多处围网破损,存在垂钓行为。东海水道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细滘大桥应急设施不到位。

整改进展:

(一)按要求落实全市15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1-9月巡查未发现新增环境问题。全市已建成13个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对西江、北江等主要江河水源地和跨界断面水质进行监控,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预警。

(二)截至目前,佛山市跨越水源保护区的桥梁均按要求设置径流收集系统和应急池,已督促桥梁管养单位制定配套的巡查、管养工作制度,定期对辖区内的桥梁应急设施开展巡检抽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管养单位及时整改修复。细滘大桥应急设施建设已进场施工。

(三)藤溪水厂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建筑材料已清理,二级保护区内某码头已完善装卸平台雨水收集系统,某砂场已拆除违规构筑物,完成整治。高明某码头检验区已硬底化,做好围堰和防渗漏措施,初期雨水收集并经预处理后引入市政雨水管网。羊额-北滘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已完成围网修补工作,加强定期巡查,发现垂钓行为立即驱离,并加强宣传引导。

十一、生态保护和修复面临挑战。违法违规毁林行为屡禁不止。2021年至2023年,国家森林督查转办佛山市涉占用、毁坏森林案件还有11宗未整改到位。督察发现,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超临时用地审批范围搭建板房,仍未完成整改。三水区2024年需完成85公顷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进展滞后。

整改进展:

(一)森林督查剩余11宗案件已整改到位10宗,剩余1宗正在组织开展完善林地征占用手续的相关工作。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侵占林地问题已完成整改和行政处罚,并取得临时用地批复。

(二)三水区****

十二、生态保护和修复面临挑战。存在一些违规侵占河道管理范围问题。督察发现,禅城区的佛山市某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广东某建材贸易有限公司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历史问题,未完成清理。南海区大岸码头超审批范围建设吊装设施;三水区南港码头、左田码头作业区雨污未分流,污水收集池雨天溢流直排附近河道。

整改进展:

(一)佛山市某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和广东某建材贸易有限公司已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南海区大岸码头审批范围内的散装水泥吊装设施已拆除完毕。

(二)南港码头已新建接驳西边延伸约46米排水沟,完整环绕砂石堆场,确保砂石场雨污水收集到位。左田码头已封闭排水口,增加沿江挡墙高度,扩大污水收集池容量,加强污水收集,防止污水溢流入江。

十三、生态保护和修复面临挑战。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尚未健全,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主动性不够。全市****

整改进展:

(一)2025年以来,已开展两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筛查,共筛查出线索39条。

(二)已印发文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对接机制。规范适用简易鉴定综合认定程序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

十四、绿色发展方式有待持续深化。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领域碳排放占比超过五成,大部分企业生产终端产品,碳减排技术创新、全过程控制面临较大挑战。能源结构优化措施及力度不够。天然气消费比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等未达到我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预期目标。

整改进展:

(一)着力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碳。开展佛山市****

(二)组织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并完成项目联合体公示。组织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关单位研究落实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三)公布213家佛山市清洁生产企业名单,推动124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对2024年度完成清洁生产评估验收企业的审核绩效持续性和本年度持续清洁生产开展情况进行跟踪评估。

十五、部分工业区升级改造水平不高。部分职能部门对园区的产业发展、污染治理缺乏引导,持续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力度不够。南海区金属表面处理、食品等行业企业众多,分布较为零散,南海区推动产业企业集中发展、废水集中治理力度不足。

整改进展:

(一)按程序认定43家企业为2025年度佛山市绿色工厂、6家企业为2025年度佛山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并推荐申报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共有29家绿色工厂、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入选省公示名单。按要求加强已列入国家、省绿色制造名单单位动态管理。

(二)积极推动开展园区****

十六、部分工业区****

整改进展:

(一)截至9月底,狮山红沙高新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总进度为92%;红沙片区****

(二)已在水都饮料食品基地百威大道至融金片区建设污水管网约2.45公里,解决雨污分流不彻底的问题。2025年1-9月对水都饮料食品基地片区工业企业累计检查58家次,共出动工作人员133人次,督促企业依法排污。

十七、部分工业区升级改造水平不高。此外,个别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影响到纳污片区内的樵泰污水处理厂、松岗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整改进展:

(一)强化溯源执法,对违法污染源同步启动排污、排水执法,结合周边河涌水质、水环境容量等因素,已推动完成樵泰污水处理厂、松岗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各1家企业工业废水退出工作,目前两家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

(二)针对狮山镇松岗污水处理厂等片区****

十八、美丽乡村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人居环境整治成效需巩固。佛山市****

整改进展:

(一)督察反馈的禅城区****

(二)全域排查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开展,截至2025年9月底,累计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活动逾14600人次,完成村庄日常保洁、乱堆放问题整治3872个。“三清三拆三整治”持续深化,新增建成“四小园”1023个。

(三)深入推进市****

(四)“门前三包”机制推广范围不断扩大,三水区已全面实施“积分制”,全市****

十九、美丽乡村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全市****

整改进展:

(一)市****

(二)印发实施《佛山市大件垃圾管理办法》,已在全市居民区范围内设置了438个大件垃圾暂存点,运行9座大件垃圾拆解处置设施,开展2次大件垃圾集中免费清运周活动,着力完善大件垃圾分流处置体系。

二十、美丽乡村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尚不牢固。2024年1-8月抽测的173条农村黑臭水体中有13条水质“返黑返臭”,存在污水溢流。

整改进展:

(一)对13条农村黑臭水体开展整治,已完成立行立改,水质得到改善,后续将持续强化日常管理,巩固治理成效。

(二)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雨污分流工程;加强巡查,对存在拍门关闭不严污水溢流问题进行整改。

二十一、美丽乡村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到位。2021-2024年第一季度省有关部门组织摸查发现问题仍有19个未落实整改。应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的自然村优化提升项目还有10个尚未完成。2024年上半年农村生活污水监测数据结果显示,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超标。

整改进展:

(一)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运行方面19个问题整改,截至9月底,已完成整治4个,施工中13个,项目前期2个。

(二)推进剩下10个千人以上自然村农村污水处理优化提升项目,截至9月底,已完成整治3个,施工中3个,项目前期4个。

(三)加强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检查,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监测超标涉及的处理设施均已完成整改,出水达标。

二十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落实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督察发现,在完善和细化覆盖全面的市、区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牵头部门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责、正向激励、监督督办等方面的工作和机制还不健全。

整改进展:

(一)发挥环委会及其办公室平台作用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督促各级各部门做好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体事项对社会公开工作并按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制度。

(二)已对督察移交问题进行调查核实,逐项分析查找问题发生原因,并成立问责调查组,制定问责调查方案,开展问题调查取证、人员谈话及问责工作。

(三)坚持实干实绩用人导向,在全市范围大力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把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将生态环境系统年轻干部培养纳入全市“一盘棋”统筹考虑,结合2025年度新“苗圃计划”实施。加强与纪检监察、信访、市场监管等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有关事项的跟踪问效。

— 21 —


关注乙方宝服务号,实时查看招标信息>>
模拟toast